皖省医院:从细节做起改善医疗服务
央广网2017-02-08 00:00:00 分享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主要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为出发点来提高医疗服务。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迈入最后一年,其效果究竟如何?记者近日走访安徽省立医院时发现,“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成效明显。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央广网合肥2月6日消息(记者王利 通讯员叶俊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主要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为出发点来提高医疗服务。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迈入最后一年,其效果究竟如何?记者近日走访安徽省立医院时发现,“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成效明显。


        多种预约途径,方便患者诊疗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繁忙的交通,拥挤的人流,安徽省立医院的门口,与其它任何一个城市的大医院,没有什么区别。数据显示,作为安徽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日均门诊量近1万人次。与医院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诊大楼内,人虽多,却秩序井然。


        虽说早晨是挂号就诊的高峰期,但是挂号窗口排队者寥寥,患者都去哪儿了?


        安徽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贺雪梅介绍,2009年,医院便和中国电信114开展合作,完善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


        随后,安徽省立医院相继开通了微信预约、手机APP预约、支付宝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形式,打造院内院外全方位、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全新预约平台。“我们目前形成了诊间预约、电话预约等八种形式。 诊间预约就是医生在这个病人就诊的时候,直接约他下一次什么时候来;现场预约是在门诊一楼。 ”贺雪梅说,目前安徽省立医院的预约量占到放出去号源的60%,2016年,共有93万人次病人是通过预约就诊。


        “我们这个预约诊疗服务,号源池都是统一的,24小时分时段、多渠道预约,这样就减少了门诊过量的病人,在门诊这个地方滞留挤压,”贺雪梅介绍。


        解决完预约难题,省立医院将目光移到了“缴费”难题上。目前,省立医院门诊大楼设置了104台多功能自助机。“有了这个自动机,挂号、打印、缴费、查询医保政策都可以,大大方便了患者的缴费流程。能把病人很好的分流到各个楼层。”贺雪梅介绍说。


        此外,安徽省立医院打出组合拳,通过对诊室的重新布局、优化门诊环境、推进一医一患保护患者隐私等,最终“再造”了传统的挂号、检查、缴费的流程,成功帮助患者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


        无痛病房,提高病人就医感受


        2014年,安徽广德人李贤枝在当地医院做了一个胆总管结石手术,前后住院20多天才出院。去年12月14日,李贤枝又在安徽省立医院做了肝切除手术,12月20日出院,前后仅仅6天的时间。李贤枝告诉记者从入院到出院,经历过一场更大手术的她,“只有一点点痛”。


        很多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强烈,特别是肝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往往疼痛难忍,李贤枝怎么就“只有一点点痛”呢?


        事实上,李贤枝接受治疗的病房,是安徽省首个肝脏外科无痛病房。200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开始探索肝脏外科无痛病房,用普外科主任荚卫东的话来说,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2013年的1月27号,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无痛病房正式成立。“以前在我们外科系统,医生查房的时候,病人做了手术说疼痛,医生都说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做了手术怎么可能不疼呢,所以我们的病人都是忍受着疼痛。现在我们的理念转变了,不仅要为患者治好病,还要让他在愉悦中接受治疗。”荚卫东表示,建立无痛病房,提高病人术后感受,术后不疼了,病人才可能5到7天出院。


        据了解,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无痛病房采用了疼痛十级分类法,并对每一级的疼痛感觉赋予了具体的文字表述,按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使得患者能够“对号入座”陈述自己的疼痛感觉。医生再根据患者的感受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让患者的疼痛保持在合理空间,不仅减轻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而且使得手术后患者能够进行早期活动,并保持良好的睡眠,加速了患者术后康复。


        肝脏外科护士长乔晓斐介绍,“疼痛十级分类,四分以下主要是安抚病人情绪,四分以上我们就给予用药,多模式、个体化的阵痛,基本上现在疼痛达到中度是很少的。过去叫按需阵痛,现在是按时和超前阵痛,减少疼痛。”


        在荚卫东看来,有了无痛病房就有了加速康复,这符合医改的目标。“我们医改的目标是什么?节省医疗资源,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减少看病的费用。我们最终想给病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舒适化服务,舒适医疗里面疼痛一定是一个核心的环节。”


        预住院,一切为了患者


        到大医院住院等床位,不仅需要跑上跑下办手续,还不清楚具体的候床时间,常常让患者叫苦不迭。患者关心的,就是医院关注的。为此,安徽省立医院提出了预住院制度。所谓预住院就是,当病房没有空床位时,可以给病人办理预住院手续。患者可以住在宾馆里面,但是患者所有的检查和住院病人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的话,检查就可以报销了。“这边在做检查,一旦病房有空床了,我们就让这个病人住进来,这样不影响他的检查,可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术前的等待时间,尤其是方便了外地来看病的病人。在等床的间隙,各种检查如果是在门诊做患者是报不掉的,我们通过推行预住院以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荚卫东说。


        2016年,李贤枝的切肝手术总共花了2万多元,比去离广德更近的浙江医院少了一半。除此之外,手术后,李贤枝还多次接到了医院的回访电话,询问她伤口是否肿胀、疼痛?身体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这些都让李贤枝很满意。


        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主任荚卫东说,下一步准备做个APP系统,叫互联网加时代的疼痛管理。“我们要把把线下和线上结合起来,把院内的疼痛管理延伸到院外,这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小部分。”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