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上班第一天,老爸老妈在干吗?
上海老年报 作者:吴汝琴 周慧静 程峰 彭玥2017-02-10 00:00:00 分享      

  错峰出游、继续休假、重新“上班”……春节长假过后,年轻人重整心情去上班,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了子女和孙辈的牵绊,老年人如何度过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我们的春节还没结束”


  由于工作期间曾遭遇腰间盘受伤,加上亲朋好友串门时难免需要做饭和收拾碗筷,所以刚从记者岗位上退休不久的白华阶决定旅游过年,好让自己彻底休养一下,而这次“休养”将延续至元宵节后。春节期间,白华阶和家人一同报了泰国游,不过有意思的是,彼此的旅游时长可不一样。“女儿、女婿在放假结束前两天就返回上海,准备上班,我和妻子则会继续呆在泰国,继续我们的深度游。前半段时间,一家人热热闹闹团聚一堂;后半段时间,老夫老妻平平淡淡携手出游,蛮好!”老白说,在繁忙的记者岗位上呆了一辈子,希望自己的退休生活能过得从容些,因此不会把长假结束作为春节的“休止符”,“毕竟闹完元宵才算真正过完春节嘛!”


  其实,有很多老人和白华阶一样,选择避开长假出游的高峰,体验一把错峰旅游的舒适与安宁。当孩子收拾心情准备投入工作的时候,家住黄浦区的薛阿姨则忙着收拾行李,和姐姐一家前往埃及游玩。薛阿姨告诉记者,两家人本想在春节期间携手出游,没想到早在半个多月前,他们心仪的行程就已满额,联想到前几年媒体报道的长假期间景点人挤人的新闻,索性决定错峰出行,不去轧年轻人的闹猛。“这次在外甥女的推荐下,我们会搭乘五星级航空公司的航班,还安排了豪华游轮项目,希望能拥有一次美妙的旅行体验。”


  据携程旅游此前发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将成为旅游过年、出国过年,史上最热闹的春节,预计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而错峰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拥有更舒适的出游体验,价格上的优势也相当突出,这也让老年群体成错峰旅游的主力军。比如年初十出发的澳大利亚、新西兰15日游,双人的团费只需2.6万元,而该团在长假期间的报价高达3.4~3.6万元。


  “想给自己好好放个假”


  年年春节年年忙,这是七旬老夫妻王海鸣、赵真真对春节的最深感悟。老夫妻俩有一儿两女,四个家庭分居城市的三个方位。从过年前一个星期开始,赵真真就开始在家里进行大扫除,王海鸣则对冰箱翻箱倒柜,准备着过年的菜肴。从小年夜开始,三个儿女开始轮番前来探望老人。


  “小年夜,小女儿一家来;大年夜,大儿子和二女儿两家来;年初一,两个女儿来;年初二,外孙一家来……”赵真真翻了翻年历,回忆说,除了年初四孙子接自己外出游玩,几乎每天老两口都呆在家里迎接儿女和孙辈们的到来,于是,打扫收拾、烧饭做菜都成了每天的任务。赵真真说:“老伴负责烧饭,他最累。原本只有我们俩吃的话,随便弄点吃的就对付过去了,现在要招待子女,总得想方设法烧得丰盛点吧!结果他们一走,冰箱里满满都是剩饭剩菜,只好我们两个老的后面慢慢消化。”


  昨天,假期结束了,赵真真和老伴决定给自己放个假。“想去附近的共青森林公园走一走,天气好的话,还想去外滩看看,慢慢逛到城隍庙,吃点小吃,也让自己放松下。”赵真真感慨,春节放假,轻松的是子女,辛苦的是爹妈。


  60多岁的周根娣也度过了一个繁忙的春节。从小年夜开始,她就准备起了过年需要的食材。“红烧羊肉、酱牛肉、肉圆这些早就冻在冰箱里了,还要准备很多东西,除了年夜饭还有祭老祖宗要用的。”周根娣说,每年过年,儿子、女儿吃完年夜饭都要拿一些半成品回去自己烧,所以她要准备很多吃的东西,过年比平时还要忙。为此,爱跳舞的周阿姨放弃了每天的舞蹈时间。好在,长假已经过去,周阿姨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节后要去老年活动室看看,还要跟着老姐妹一起跳跳舞,总算可以回归原来的生活了。”


  同样想给自己放个假的还有沈全弟阿姨。春节期间,沈阿姨的儿子和媳妇去日本旅游,由于孩子太小不适宜出游,就将照看孙子的任务交给了沈阿姨。整个节假日,沈阿姨把全副心思都放在孙子身上,亲戚间的聚会推掉了,朋友的外出邀请拒绝了,专心在家带孩子。“有时候亲家也会来搭把手,不过平时都是他们带得多,春节到了我也想让他们好好休个假。”沈阿姨说,虽然带娃很累,但也很开心,唯一遗憾的就是老同学的聚会没去成。儿子、媳妇旅游回来后,第一时间把孩子接回了家,还贴心地给老妈封了个大红包“我已经和还在上海的老同学们约好了,节后再聚一聚,请大家去KTV唱歌。”沈阿姨笑言,孩子们的休假结束了,老年人的“节日”就又开始了。


  “要和子女一起去‘上班’”


  当年轻人奔走在职场时,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大小社区,还有很多老年志愿者的身影在忙碌。


  家住浦东的王翠云是所在居委的老年协会负责人,今年70多岁的王阿姨已有了两个重孙。“今年过年我儿子、媳妇,女儿、女婿还有孙辈、重孙都来我家,真是开心!”三年前,王阿姨的老伴去世了,平时都是独自居住的王阿姨很享受过年期间这份难得的天伦之乐 。


  “假期结束后,他们都要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本来家里都是小囡囡叽叽喳喳的声音,过好年一下子就冷清了,我还有点不适应。”不过,王阿姨的“节后综合征”马上就被即将到来的“工作”给冲没了,王阿姨负责居委会的一支老年舞蹈队,节后马上就要开始彩排,准备社区闹元宵的节目,她快人快语地说:“排练时间不多了,还有道具、服装……好多准备工作都没完成,接下来我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和王翠云一样,潍坊街道老年协会副会长李云霞也在长假结束的第一天 ,就全身心投入到4场社区元宵节大联欢活动的筹备工作中去。这4场活动是该街道“耆乐汇”敬老公益项目的组成部分,将分别在不同的居委举行,李云霞和老年协会的其他志愿者正筹划着活动所需的游戏道具、礼物等,还要列出多份详尽的计划表。李云霞说,年轻人上班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老年人“上班”则是为社会的精神文明添砖加瓦,“各有各的好,不是吗?”


  在共和新路街道老年协会,“银发盾牌”项目组负责人黄月华已经开始了重新“坐班”。黄月华说,其实在春节期间自己也没闲着,她的手机和办公室座机绑定了呼叫转移,只要老人拨打热线电话,就能转移到她的手机上,保证求助的老人第一时间就能获得各类法律问题的咨询与帮助。“其实全家团聚的时候,也是矛盾易发的时间,过去几年,都有老人因为与兄弟姐妹、与子女的矛盾在春节期间前来求助,所以长假结束第一天,‘银发盾牌’志愿者就要开始上班了,希望能尽力缓解老人的焦虑,让他们能开开心心地过好年。”黄月华说,过年闲有闲的舒适,忙有忙的意义,都挺好!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