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民营非企业单位的存在价值
智库养老 作者:叶子2017-02-10 00:00:00 分享      

  7个月前,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是上海第一批免考纳入社工编制的社区工作者;7个月后,我是智库养老的一名正式员工。


  2016年上海1号课题公布,全力提升社工社会地位和待遇后,社工成了业内业外广泛关注的话题,很多朋友打电话给我咨询关于社工的话题,但当得知我已辞职进入智库养老这个民非企业后,所有人几乎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什么是民营非企业单位?


  万能的度娘是这么解释的。


  民营非企业单位是利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根据这一概念的界定,民营非企业单位不是企业,更不是经济组织,不具有企业特性和特点的社会服务组织,它具有民间性、社会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性,其行为特征是体现在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公益性为宗旨、以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目标。



  简单而言,人类在历史文明的河流里创造了社会,社会交流功能、整合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发展功能的良性运转,需要两个因素的循环,一个是生产力的转化,就是发展;另一个是公平分配,就是稳定,通俗而言就是:一个赚钱,一个花钱。生产力的转化由企业角色来完成,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市场性;公平分配由政府角色来完成,追求均衡配比,即福利性。


  民营非企业就是这两者交叠的部分,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但不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具有福利性,但不是政府行为,以企业的管理模式及资源,为社会提供福利及保障服务。



  以养老为例,市场角度称养老为产业,政府角度称养老为事业,只因养老是社会问题,兼福利性和市场性,并且必须兼具两种特性。福利性是社会职能的保障,市场性是良性运作的基础,两条腿走路才能稳稳妥妥。所以养老最适合的承接者是民营非企业单位,比企业运营更具情怀,比政府运营更具专业,同时也避免政府同时兼具裁判和运动员两个角色的尴尬。


  无论是产业还是事业,最终的目标都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如同智库养老在做的,情怀地理解养老,学术地解析养老,专业地运营养老,无论是养老从业者、还是养老消费者、或者是行业监管者、职能导向者,都可以在智库读懂养老。


  民营非企业单位的诞生,是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民营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有力。智库养老就是一个范例!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