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圈学得欢 玩的就是情怀
坦克模型、战机模型、航母模型……近日,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历届裁判作品展,很多老年模型玩家到场“取经”,用相机记录优秀的作品,仔细研究套件组合与精细化处理的窍门。业内人士表示,沪上老年模型玩家已初现规模,相关老年教育课程亟待推出。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老玩家对展品说得头头是道
“你看它的套件接缝处没有一丁点‘水口’,表面也相当光滑平整,可见作者打磨时有多么耐心。”对着一款AMX-30主战坦克模型,李永祥老人用手中的单反相机拍了大约十分钟。
李老身旁的一位同行者告诉记者:“你别看它好像和一般坦克外形上相差不大,但它却是法国人在二战后改变坦克设计思路的划时代产物。我和老李制作及购买的坦克模型大多是苏俄和德国的,正需要一款这种型号的来填补‘空白’。”在群艺馆里,对模型作品评头论足的老人随处可见。
群艺馆工作人员表示,在为期两周的展览活动期间,老年观众约占半数左右,其中大多是带着相机前来“取经”的。
老年“军迷”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展览现场,老年参观者几乎都在仿真军事模型展位前驻足。他们表示,无论是前来学习制作技术,还是直接去模型店购买成品,都是为了圆梦。李永祥表示,军事一直是很多老人最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年近七旬的他来说也是如此。
究竟什么样的“军模”最受老人喜爱?到场参观的十余位老人异口同声地表示,非战斗英雄王柱书当年驾驶的歼-6战斗机莫属。“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知道这架战机了,王柱书当年与战友一起用它击落了美国的F-4C鬼怪战斗机!多振奋人心啊!”还有几位老人表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辽宁号”航母的模型也是他们的最爱之一,因为这样的军事模型最有“温度”。
老年模型玩家群体初现规模
对于上述现象,市老科协造船专业委员会科普委员虞彤云认为,如今的老年模型玩家群体已初现规模,对这些老人来说,军事模型是承载丰富历史记忆的高级艺术品。
他表示,在制作和收藏方面,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塑料仿真军模种类日益丰富,加上老年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使得这一爱好日渐流行起来,“我遇到的老年玩家的心态也比年轻人更好,他们绝不仅仅是玩玩而已,而是想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回应越来越多老人的相关需求,虞彤云等业内人士正在筹办一场市级军事模型比赛,有望于今年举行。不过,虞彤云也指出,“玩模型的中小学生有培训班可以上,但很多老年模型玩家属于自学成才,他们的技术水平都需要提升,我们正在设计相关培训方案,争取早日把教学班也给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