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漂
“老年漂”泛指那些人到晚年、离开故土来大城市与子女长期同住的老人。在我国,“老年漂”已并不是个案现象,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老年漂”人口已近16万人。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我是一个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幸福长大,有一个爱意暖暖的大家庭。曾经做一个医生,是我少女时代做出的决定,因为我希望外祖父母“寿比南山”。但随着他们的离世,生活的大家庭,越来越冷。母亲说,我的妈妈走了,我的那份感情寄托没了。
养老咨询是我学医十一载,博士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母亲非常不理解,很长时间不和我说话,她认为我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我一直没告诉她,我这么做却是为了她,为了和她一样的“老年漂”。
曾看过某段新闻,对“老年漂”有如下的解释:“老年漂”泛指那些人到晚年、离开故土来大城市与子女长期同住的老人。在我国,“老年漂”已并不是个案现象,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老年漂”人口已近16万人。
“老年漂”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漂”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老人们一方面享受到儿孙团聚的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也面临语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差异所带来的种种困惑。而“老年漂”正是就医需求极大的老年人群体。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发展,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老年漂”一族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要让这些老年人“漂”得更幸福,政策的调整和落实是基础工作。
进入养老行业的3年,是养老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的三年,国家政策的红利越来越多。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随着“互联网+”的推广,网络就医渠道的畅通,上门护理服务得以实现,即使生病在家,老年人也能及时得到专业看护,为不在身边的子女提供了一份专业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疑填补老人们的空虚和寂寞,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上,具有先天优势;旅游地产的推广更让父母在闲暇之余体验了“健康+旅游”的乐趣,“学院式养老”为父母提供静谧生活环境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同时,随着医保异地结算进入落实阶段,象母亲这样的退休职工,根据国家政策,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为年迈的老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所有这些,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老年漂”将从中受益。
三年的工作,让我通过对各国养老模式的学习,与团队完成了养老服务产品设计;通过政策梳理,我们完成了50本养老政策汇编,为步入养老行业的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可以少走弯路。
2017年,和同事共同创立了《智库养老内参》这一产品,《内参》的推出就像孕育胎儿一样,倾注了无数的心血,给予他成长所需的所有养分。从版块的设置到每一篇文章的筛选,从每一张图到每一个栏目配色,从封面、内页设计到每一次打印装订,我希望给予他最丰富的内容,最鲜活的观点,更期许捧起他的养老人,都能从中受益,不忘初心,和我一起读懂养老。
选择学医,是我希望通过专业学习,治疗病痛,从而延续家中长者生命的一个梦想;选择养老,是我希望母亲不再孤独,通过新的学习,为她以及和像她一样的长者设计更好的晚年生活的梦想。梦想是一种选择,也许会一路孤独,但每一条路都会有它的精彩之处。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选择了养老行业,选择做一名养老人,我会微笑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追寻自己梦想的脚步,欣赏一路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