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她们不只是对康辅设备感兴趣
——徐汇中学Rebirth团队爱心助残老
上海养老网 作者:黄金晶2017-02-23 00:00:00 分享      

     “叮铃铃……”记得去年年底的一个午后,上海养老网办公室内接到一通电话,传来一个清脆而甜美的女孩的声音,请求我们帮忙联系几家沪上的养老院,说想通过分析康复学及社会现状设计研究残障老人的康复辅助设备。


  原来,她是徐汇中学的学生。由于对全球健康及老龄化问题比较关注,她和另外两名同学一块参加了china thinks big的比赛,并选择了这个课题。她们给自己的团队取名“Rebirth(重生)”。


(Rebirth团队赠送益智玩具到养老院)


  最初,这3位女生想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残疾部位的肢体外部制作一个类似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这个支撑的“外支架”会给予患者一个力,并通过“气缸”原理来实现这个力。她们计划将“气缸”装置安装在外骨骼的关节连接处。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强与压力成正比,通过控制压强控制它的推动力,不仅能够轻易根据个人情况改变力的大小,而且具有柔顺性,不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同时计划通过上下肢运动过程中的斜对称性特点来解决患者的运动意图能够准确传达给外支撑骨骼的问题。例如,用左手控制右腿的行动,左手抬起的同时,右腿腿部的外骨骼支架做相应的迈步或其他动作,右手控制左腿原理亦然,利用人体自身的行动特点使人的运动意图能够在外骨骼支架的帮助下尽可能地达到协调状态。


(Rebirth团队赠送益智玩具到养老院)


  然而通过实地走访与研究,她们发现,中国老人并不像国外老人那么乐于体验新事物,接受新型机械,他们思想相对传统,也更渴望来自人的温情而不是面对冰冷的器械独自康复、生活。她们发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更严重,尤其是残障老人。由此,这些年轻的学生萌生了要做点什么的念头。她们决定在继续实验改进最初设计方案,诸如气缸自带重量、电池问题、光纤传感有局限、价格过高、无法批量生产、原有腿部辅助器械单独存在不稳定等问题的同时,将研究重心放在残障老人的心理问题及社会关注度上,从老年人的心理和需求出发改造现有辅助器械,她们希望尽可能地使器械更简便、更便宜、更有“温度”、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让老人感到快乐、温暖,从而减轻他们对器械的抗拒,更好地康复治疗,重拾自信。


  于是乎,这3位女高中生爆发了她们的小宇宙。为了让社会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她们开始制作一本10页左右的手绘册,用漫画和故事的形式向读者们阐述残障老人的内心世界、很多我们并不能理解的行为背后的真相,表达他们的心理需求,让青壮年更好地理解老人,设身处地去为他们着想;她们同时附上小贴士,科普年轻人应当如何正确地照顾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指出一些老人生活中存在的误区,以及日常养护需要注意的内容。她们将手绘册传上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到地铁站、学校、课堂。她们还向社会发起资金筹集,用众筹款为老人购买了益智玩具,并于几天前将这些益智玩具悉数赠送给沪上16家养老院。下一步,她们还将走进高校、社区,展开主题演讲,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关爱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她们将召集志愿者,为老人普及器械知识,并争取更多企业及慈善机构的支持,让她们设计的器械经历临床考验,真正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


(Rebirth团队赠送益智玩具到养老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那天。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将购买器械均纳入医保,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关爱残障老人。作为高中生、作为晚辈,应当担负起这个责任,发挥我们自己的影响力,一点点带动社会关注老年人、重视残障老人,给予他们晚年更多的温暖。得到心灵上的安宁与满足,比获得身体行动上的便捷更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我们希望大家能在工作之余多和老人们在一起,陪伴他们的同时,也会让自己变得更温暖,更懂得感恩和珍惜。”在接受上海养老网采访时,Rebirth团队的单渝菲同学字正腔圆地说,双眸透着那般纯净美丽的光芒。


(Rebirth团队姐妹花)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