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的社区中,当我们处在经常性的组织唱歌、排舞、气功、拳操、乒乓球,以及各项棋类比赛的热闹和兴奋之中时,还有这样一部分高龄老人,他们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身体、生活等原因,已经很难出门接触社会了,他们整天呆在家里孤寂度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外界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了,这也是我们为老服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如何让这些高龄独居老人、纯老户等各类特殊群体也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也能参与活动,有自己的社交圈;也能有愉悦的心情,燃起生活的希望;也能安心于社区养老,减缓衰老的进程呢,欣逸居委开启了“组团养老”的模式。这里的“组团”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定期把这些单独在家的高龄老人(80岁以上)组织起来;第二是把居委为老服务的热情和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结合起来。
于是,欣逸居委和银康老年公寓有了实质上的“对接”。
首先我们走访养老院做需求调研。
和汪院长一起讨论项目,制定方案。
社区组团养老方案一:让熟悉的老人们在一起组团去养老中心一日活动。
谢谢!谢谢居委会想到了我们!
出发前,党总支书记讲解今天活动的注意事项。
再个别叮嘱一下。
我们出发啦!
与养老中心接车人员沟通老人们抵达后的注意事项。
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工作人员的给老人们介绍今天活动的安排。
首先为老人们进行查视力、称体重、量血压、听心肺等基础性的检查。
之后,教老人们做康乐操,老人们认真的跟着做,并说回去也要每天坚持做操,这可以活动我们的关节,增强我们的体质。
一套操做下来,还是有些强度的,休息片刻。
小歇后,老人们开始进行益智活动。
“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老人们一个个接力报着青蛙有多少腿,报错的老人还会予以小小的“惩罚”,给大家唱一首歌,有些老人通过这个游戏秀出了自己“特长”——唱沪剧和越剧。
“击鼓传花”的游戏,输的人要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大家都玩的很尽兴。
一晃到了中午,我们开始午餐了。
熟悉的老邻居们坐在一起吃饭,比单独在家吃香多了。
餐后老人们午休,喝喝茶,聊聊天,还有的一起打牌,或是看电影。
“养老你我他”互动活动,分享自己的养生心得。
之后,81岁的陈阿婆,82岁的朱阿婆和89的孙老伯,还由专业人员进行了助浴。
下午,在外面“忙”了一天的老人们回来啦!
凯旋归来的朱阿婆开心的像孩子一般。
能看出这是位重症病人吗?
从不出门的杨老伯终于把笑意写在了脸上。当党总支书记问及,下次还参加吗?杨老伯连声说,来的,来的。
启示:
笔者组织过多次居民活动,但是这次是最震撼心灵的一次。如果说以往居民是为“玩”而兴奋的话,这次是为能够走出家门而激动不已。不能自主参与社区活动,无缘多样的文体项目,这个群体的老人不在少数,而想办法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走出封闭的自我,分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果,这应该是我们社区养老的一项任务,也是精神养老,精准为老服务的重要方面。
感谢银康老年公寓的合作、感谢街道分管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感谢街道老龄委的工作支持。
20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