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关注王菲,但她的许多歌,的确清耳悦心。前段时间刷微博,先是王菲演唱会天价票,后有王菲走音跑调,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波,批评和维护之人皆有之,维护的一方主要以“我们听的不是歌,是情怀”为主要辩词,唱功不如当年如何,走音跑调又如何,不变的是情怀,是心境,是氛围。你们局外人。并不懂。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就如当初大家呼喊着说,欠星爷一张电影票,随即星爷的《美人鱼》上映,许多人便揣着这情怀,乐呵呵的走进了影院,暂且不提这电影是否合自己胃口,只因为是这个人的作品,花着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好像完成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连带着这事情都添上了一股神圣不可冒犯的意思。
我向来眼界短浅,因而不太喜欢评价别人,但对于这“情怀”二字,我却感兴趣的很。究其解释,“生存之外的追求”这句深得吾心,不知是否准确,但其简单干脆的解释方式,对于我这种一贯不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便甚是欢喜,欢喜之余,却难免又有些悲伤,按理说,如我一般还在生存与生活之间步履不停的人来说,谈情怀似乎过于奢侈,但我想,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论如何阻挡不了一个想做梦的念头……
打我穿开裆裤那会儿起,我便喜欢到我一位姑姑家蹦跶,那时候姑姑家有一间便利店,每次能帮姑姑卖各种小玩意儿我总是特别的开心,心想等长大了,我也开一间小店潇洒潇洒;现如今,受了七八年专业的熏陶,我便又想,若能有一间像东野圭吾先生笔下那样的解忧杂货店,那是该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我并不贪心,这店可帮人解忧即可,不必有超越时空的功能。那样我便可以守着店一边吃吃吃,一边享受着帮助他人而获得的成就与满足感。可是,我既没有钱,又没有久处于世的智慧与经验,更没有经商的头脑。依目前情形来看,这杂货店怕是很难有现世的机会。
不过,我是一个太过执拗的人,这杂货店不开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美好的事物,总是不忍心去破坏的。就如以往,我一向觉得做事情要纯粹,依着情怀做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掺着其它杂质,有着一颗意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心,那就甭想着赚钱,提钱多俗气啊,是不。也不管你是不是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一腔热血足矣,见天儿的喝着西北风那也无妨,心里高兴呀,对吧。但看过,听过,思考过,现如今,我却对那些将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令人艳羡,依然能够不忘初心,时常拎着自己个儿的情怀出来晒晒太阳的人,更为欣赏和钦佩。
《礼记·大学》中有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便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九个字,先人的视野和高度吾等小辈自然不能比拟,我便自己将这话理解成了,先管好你自己的生活,再去插手别人的生活。你的能力与高度不同,所能助力的范围与程度自然也有异。
咱们举个例子,若是今日我有十个馒头,在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情况下,我将十个馒头全数送与那些正受着饥寒的可怜人,每次有新的食物我便都送与他们,为了这些人我几乎倾尽所有;又或者我今日有十个馒头,我拿出一两个送与他人,余下的我便用些策略将其高价转卖出去,从而获得盈利,每次有新的食物,我都拿出一小部分助人,不知不觉,在我的努力下,我已经从只有10个馒头的穷小子变成了坐拥亿万馒头的富小子,而这时我提供给他人的帮助也从一个馒头逐渐变成了十个、百个甚至千万个。
从高尚来看,“第一个我”明显更胜一筹,“穷”的叮当响也要为情怀而战,这样的“我”着实令人敬佩。但我更欣赏“第二个我”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我有诗和远方,但请你也别拿走我的酒和排骨汤……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虽不喜与人有过深的交流和联络,但鲁迅先生的这话,我是极为赞同的。巧的是,虽然人生难得逢知己,幸而我与智库,三观极合,智库养老讲求利己、利他、利大众,就如我的“我好你好大家好”,虽我的是俗气了一些,但大意如出一辙,并不妨事。
我们因情怀而起、而聚、而融,有智慧、有谋略、有勇气、有毅力、有温情。我们有诗和远方,亦要酒和排骨汤。且看我雷霆万钧之时,初心不负!
以上拙见,还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