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老年综合津贴办理工作于4月11日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100460人次,户籍受理率达84.14%,持续领跑全市中心城区。整体办理工作高效有序,宣传到位、分工明确、操作精通、网络畅通,平均每位申领者用时不到5分钟。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办理工作高效有序
综合津贴工作正式启动后,首周受理人数竟达71052人,完成比例将近60%,是当之无愧的“最高效”。其中前3天每日办理人次均突破15000人,4月12日创下最高纪录,共受理了18113人。办理首日,区分管领导、民政局老龄科、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以及所属街镇的负责人深入一线察看办理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保障申领工作有序推进。各街镇、居委提前做好信息操作流程培训,切实提升办理效率,对居民楼组进行错峰安排,使办理人流有秩有序,减少老人等待时间;利用电子屏、宣传海报及楼门通知等形式及时传达最新信息,确保受理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秩序维稳等工作畅通高效。
特殊情况“温柔”对待
在老年综合津贴申领态势较为火爆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如老人身份证号与社保卡不一致、身份证姓名有生僻字而系统显示错误、老人只有一代身份证等各类问题,大多数情况是需要与社保中心协调解决或者需要有关部门研究下达办理口径。居委耐心细致地对老人进行讲解说明,现场与社保中心协调后完成了大多数特殊情况的办理工作,其余需要有关部门通知办理口径的特殊问题,居委都认真登记了老人联系方式,待接到相关通知后及时沟通说明,方便这部分老人们进行申领。
“贴心”服务方便老人
前2周申领高峰期之后,长宁老年综合津贴办理工作正式进入平稳收尾阶段,各街镇、居委在做好四个“保证”(强化组织实施,保证津贴制度落实到位;注重宣传引导,保证津贴制度宣传到位;加强业务培训,保证津贴制度执行到位;做好矛盾处置,保证津贴制度平稳衔接)的同时,结合实际调整楼门群组结构,使申领人数在错峰安排调整后有了新一轮的攀升。街镇、居委将上门为敬老院老人办理敬老卡纳入工作日程,积极关爱高龄、失智失能老人,对百岁老人、卧病在床的老人开展上门办理服务,使老人及其家属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