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一卡”通用
鲁中网-鲁中晨报2017-03-01 00:00:00 分享      

      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区县科学、合理制定实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近日,《淄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公布,淄博将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一卡”通用,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同时,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在规划上也为各大医院发展方向“定调”。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医疗资源少成部分区县短板


  目前淄博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如何?《规划》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呈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的态势。


  在服务体系数据上,淄博市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资源总量上,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41张,执业(助理)医师2.88人,注册护士2.9人。在服务能力上,2005-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826.26万人次增加到3071.26万人次。在健康水平上,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7.78岁,比全国人均期望寿命高1.44岁。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


  《规划》显示,目前淄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优质资源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淄博市医院137所,占全省总数的7.11%,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家。医院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地区间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例如,2015年张店区(含高新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9.28张,沂源县仅为3.36张,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7.58%;张店区(含高新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4.68人,高青县仅为1.55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6.2%。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设备简陋,服务能力薄弱。2014年,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7.10%,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1.42人(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量不足严重制约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


  《规划》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功能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9张,其中,医院5.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张。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05人,注册护士数3.81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7,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1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2人。


  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床位规模,重在控制床位的过快增长,协调地域平衡发展。各区县应参考市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置指标中各级公立医院床位指标。实行分类指导,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超过4.0张的区县,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短缺、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的区县和领域,要加大投入。


  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一卡通用


  《规划》中提出,建设综合性的全员人口信息、基础资源、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四大数据资源库,建成完善的决策支持数据库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提高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能力,提升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水平。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金融IC卡、市民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全面实现人口健康一卡通用。


  各大医院发展方向“定调”


  《规划》显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规划设置要根据地域实际,综合考虑城镇化、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合理布局。


  市级在张店区、博山区、周村区等设置市办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市第一医院等综合性医院要充分发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集团式发展,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为淄博市提供优质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淄博市中医医院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强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龙头地位,引领全市中医医疗机构提升能力、加快发展;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四医院、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淄博市第七医院、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专科性医院突出专科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建设特色突出的专科医院。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打造健康管理医院。


  在医疗中心规划方面,在全市规划设置不同层级的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区县区域医疗中心方面,依托8个区县医院,建设8个区县医疗中心,打造1小时优质医疗服务圈,为群众提供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根据《规划》,到2020年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以建设成为区县办医院分院。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居民配备2-3名全科(助理)医师。农村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


  85%以上乡镇卫生院有精神科医师


  结合淄博实际,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市中心血站、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4个独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市精神卫生中心承担全市精神疾病防治管理职能,市职业病防治院承担全市职业病防治和管理职能。


  《规划》显示,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1人。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内人口数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人员。全 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达到每10万人口3.8名以上。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有资质的专职或兼职精神科医师。


  推进检查结果互认


  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整合共享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鼓励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在自愿基础上与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签约,接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参与签约,使居民获得更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