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虞彤云
激发创新精神 点亮“未来之星”
上海老年报 作者:施轩2017-03-01 00:00:00 分享      

  太阳能载人车模、太阳能载人船模、太阳能月球车、遥控电动机器人、太阳能风力发电机、针筒液压控制机器人……这一个个精致而神奇的创新模型,都是出自年过七旬、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工作的虞彤云老师之手。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少年强则国强”是虞彤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他干过多个行当,到过不少企业,换过许多工种,丰富的阅历和精湛的技术使他对材料、机械、化工、电子、美工都非常熟悉,并且精于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工艺。因此,当他从上海交大科新玻璃钢船艇厂总工艺师的岗位退休时,很多企业慕名用高薪聘请他,但他都一一谢绝。他说:“我喜欢模型,更希望通过模型来启迪青少年儿童的心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青少年才会更快进步,我们的国家才会后继有人。”退休以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工作当中,并乐此不疲。


  2012年长宁区省吾中学与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签订了共建“科普教育基地”的合作协议书,聘请虞彤云担任科技指导老师。虞彤云全程参与了学校科技教育的设计、筹划、实施等项工作,积极开展“汽车与未来城市”的研究和开发,为学校编写了“创新模型的探究与制作工艺”课程教材和四套车模。虞彤云亲自上课,直接参与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从中验证自己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喜爱。2013年,省吾中学的学生在上海市“小院士”评比中获得了银奖。2014年省吾中学在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劳技课作品比赛中荣获了金奖和银奖。


  2013年开始,虞彤云又与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签订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合作协议书并带教该校青年老师。他每周自己在学校预备年级上示范课,为预备年级学生编写了示范教材,设计了提供学生实验制作的模型。他直接带教的四名学校青年教师从教材的编写、模型的构思、教学的设计有了一次切身的体验和直观的学习过程,受益匪浅。一年后,这支青年教师队伍终于可以自己“单飞”了。学校的领导十分高兴,虞彤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实际上,带出一支好的青年教师科技队伍是虞彤云多年的梦想。他利用学校寒暑假,开设创新模型师资培训班已坚持了近20期,参加培训的教师达150余人次。


  十多年以来,虞彤云已代表市老科协设计并主持了11届上海市青少年“未来之星”创新模型大赛,参与组织了7届上海市青少年“未来之星”科普知识大赛。参赛学校已扩展到上海各主要中心城区的中小学,并影响到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的学校,参赛学生涵盖大中小幼各年龄段,活动的总人数已近5万人次。他的创意年年不同,他的模型年年精彩,他影响并点亮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未来之星”……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