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时评:养老业或将迎来发展春天
长江时评
2017-03-06 00:00:00
分享
众所周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国内外业界享有盛誉,其观点常常被视为“中国发展风向标”。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人民日报评论员厉振羽1月20日发表题为《机构养老,莫让放心变担心》的评论文章,关注机构养老发展、市场乱象及政府监管。
文章指出,养老问题已成为中国多数家庭的一大难题,是全社会不能回避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大中城市“一床难求”、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各种障眼法坑害“求床若渴”的老年人,让不少老人叫苦不迭、求助无门。
针对当下机构养老市场的混乱现状,文章强调:“政府在放手做大养老市场的同时,监管要跟进,不能让老人们为市场乱象埋单。”
文章刊出不久后,2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即公布了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和原党组成员、副部长窦玉沛因监管不力,所辖单位发生系统性腐败问题被问责的消息:部长李立国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行政撤职并降为副局级非领导职务;副部长窦玉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提前退休。两人不仅是今年首次被通报“断崖式”降级的省部级官员,还成为《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后,首次因监管不力被处分的省部级官员。
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服务业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养老行业和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主要领导干部的失职将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千家万户的福祉。
对于应如何更为有效地规范与监管机构养老市场,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文章指出:“应该规范养老机构签约流程与合同条款,规定无监护人签字确认合同无效等,废止“犹豫期”等霸王条款;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允许养老行业协会每年公布合格与不合格机构名录,责令不合格机构关停整改,不合格机构负责人终身禁业等。此外,还应规范“会员制”养老,防止其沦为变相的非法集资,增设投诉举报热线,畅通投诉渠道……”
这些建议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切中肯綮,直击市场乱象要害,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有关部门深入研究。
同时,该文也释放出重要信号。2016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市场环境将得到优化。不到一个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机构养老,莫让放心变担心》的这篇评论文章。三周后,中央纪委公布民政部原主要领导被问责的消息。
《人民日报》在这时发表评论文章,直击机构养老市场乱象,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或许一个更规范、更完善的养老市场环境真的离广大老百姓不远了!(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