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养老院赚钱难:政府补贴杯水车薪
健康养老地产2015-07-29 00:00:00 分享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寸草春晖养老护理院宽敞明亮,一楼回形走廊围成的院子里摆满了用于老人休闲娱乐的设施,几位老人正在院中乘凉、聊天,看上去十分悠闲。不过,身为该院院长的贾女士心情却并不轻松。  


“我们在民营养老机构中算做得不错的了。”贾女士对记者说,“所有的床位都住满了老人,但每月也只能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最初投入的1000万元还赚不回来”。  


这家养老院的境况也反映出当前养老产业的矛盾:市场前景很大,但赚钱尚且不易。  



民办机构盈利难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科学研究报告》,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12亿,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400万,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000万。  


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5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是1989年3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多学科老龄问题综合研究机构,属于政府全额拨款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寸草春晖已经开办4年了,据贾院长介绍,除了第一年入住率不足导致的亏损外,每月高额的10万元房租、护理人员的工资以及各种设备的维修费用也是巨大的开支。  


“政府每月给每个床位300元或500元的补助,可以自理的老人300元,不能自理的500元,但这点钱相比于巨大的支出还是杯水车薪。”贾院长说。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万柳有爱家托老所中。这是一家小型社区民营养老机构,一共有9个床位但目前只有4位老人入住。  


“我们已经开办一年了,由于房费和各方面支出太高,老人的入住率又低,现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一位该养老院的管理员说。  不过,该托老所的袁经理却认为,随着老年人观念的转变,入住率一定会有所改善。她还提到,由于托老所是用了小区的住宅开办的,至今未能拿到注册证,所以不能领到政府的补贴,也增加了许多人对托老所可信度的担忧,“我们目前只能靠口碑和熟人介绍,但注册证的事情已经在努力解决了”。  


养老机构经营不易的状况不仅仅是民营机构,也不仅仅出现在北京。据《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位于12个城市的257家养老机构中,48.1%的被访养老机构运营状况为基本收支平衡,32.5%的被访养老机构亏损,有盈余的被访养老机构仅占19.4%。  


另外,40.5%的被访养老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10年以上,22.4%的被访养老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7-10年,28.3%的被访养老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4-6年,仅8.8%的被访养老机构认为投资预期回收周期为1-3年。  


湖南省首家家庭式的民营养老机构富康山庄的张院长也告诉记者,自己开办养老机构已经3年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场地设施投入和护理费用都比公办高出许多,加上没有编制,护理人员的工资也要付的比公办机构的高。  


张院长表示,虽然31个房间只住了17位老人,但现在总算从亏损的困境中走出来,达到收支平衡状态了。不过,由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不稳定给养老产业带来的高风险,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如果能有相关的风险保险,或许可以打消很多人的顾虑。  


破解养老机构“双轨制” 对于养老产业的高风险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认为,养老机构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养老机构发展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需要政府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和产业给予扶持。  


尽管民营养老机构困难重重,但其中也有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甚至还能获得不错收益的案例。  


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跃佳对记者介绍,公司已经从事养老事业10多年了,在全国已经有10多家直营的养老机构。  


“我们通常在两年内就可以盈利。”他认为,要想办好养老机构,投资管理十分重要,同时,养老机构应该选择在市区一些生活便利的地区。在服务方面,也要尽量做到多样化,可以满足老人的多方面需求,这样老人才愿意在这里安家。  


对于不少民营养老机构难以盈利问题,湖南省养老学院院长黄岩松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政府对民营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公办养老机构抢夺良性资源,民营养老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无法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  


吴玉韶也认为,由于养老机构双轨运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全,导致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被挤占的问题,破解养老机构发展的“双轨制”,促进养老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营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需要的高质量低价格的养老服务有赖于充分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要改革目前的公办养老机构。  


黄岩松认为,民营养老机构经营难的第二个原因是,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有编制,工资偏高,使得人才不愿意进入民营的养老机构。第三则是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同,许多运营补贴没有及时足额发放。  “政府只有让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才能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对养老机构进行分级评定,使那些处于中层水平的养老机构收益更多,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机构。”黄岩松说。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