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死人院?有种你别老!
中国新闻网2015-08-11 00:00:00 分享      

一座尚未建成的养老院、一条条言语激烈的横幅、一场旷日持久的矛盾。     



这几天,上海一个居民区内发生了点不愉快的事。政府想在小区里建养老院,却遭到业主的强烈反对。有些过激的业主竟挂起横幅抗议,写着“‘死人院’滚出小区”等字眼,让人看着不寒而栗。   



业主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拉低了小区房价,影响了业主的利益;第二,养老院里设临终关怀病房和太平间,影响生活环境和业主心理。因为业主中流传这样的说法:这家养老院有1200只床位,肯定要设太平间。他们表示:推开窗就看到养老院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街道表示,去年考虑将闲置楼房改建为养老院,建成后实际养老床位数约291张。   


看完这条新闻,小新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幕画面。一家高档饭店人满为患,但是紧挨着洗手间的座位上却空无一人,没有人愿意坐在靠近厕所的位置上吃饭,但是没有人抗议饭馆不应该建这个厕所,因为每个用餐的人免不了都需要它。      


当民生基础设施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体现人文关怀的养老院真的在居民区里没有一席之地吗?如果现在不建养老院,真等到我们老了,该住哪里呢?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养老院的现状吧↓↓   


中国养老院现状   


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31833个。机构、社区等养老床位合计达到584.0万张,同比增长19.7%,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197.3万张,目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7.5张,同比增长10.0%。   


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养老权益及安全保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近期有的地方接连发生伤害老年人的案件,或者意外导致老年人伤残死亡的事故,引发公众对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担忧。   


怎样解决业主和街道的矛盾?   


业主们主要关心的矛盾无外乎两点:   


一是怕房价会跌,试想一下,一个小区如果配有养老院,就如同小区里自带幼儿园、菜市场、宾馆一样,这种便民惠民性质的福利设施非但不会让房价跌,只会方便了业主,所以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其二,业主担心养老院有1200个床位,会经常有死人,影响风水。而街道明确表示,规划建设291个床位,这是业主与街道沟通不到位的体现。街道应该与业主委员会进行详细的解释商讨,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谈,求同存异。比如,老人们的活动区域在哪?老人们会不会扰民等问题,都要提前有应对……   


老年人的社会需求      



一、老人为何要住养老院   


1)希望获得及时的护理和医疗援助;   


2)减轻子女等家庭成员的照顾负担;   


3)享受晚年生活;   


4)摆脱孤单。   


二、住养老院都会考虑什么?   


1)区位环境;   


2)入住费用。目前老人支付入住费用主要来自:自己的养老金、子女赞助以及出租或卖掉原住房的资金。   


3)医疗条件。最关心“急救通道”;希望医疗环境温馨化,服务个性化。   


4)服务需求。护理人员要有耐心、懂尊重;定时探望、巡视很重要;提供保健服务,多组织养生、郊游类活动。   


5)饮食条件。就餐环境多样化、人性化;品种宜差异化,能照顾特殊需求;希望设置待客餐厅和公共厨房。   


一碗汤的距离      



有人说,养老院可以建,但是为什么要建在居民区里呢?其实,养老机构的地址选择,常用一个词——“一碗汤的距离”,也就是说,从家里烧好这碗汤,端到养老院给老人喝,刚好没有凉掉,这个距离是最好的。   


将养老院建在居民区里,刚好可以让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老话常讲“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谁又能说自己没有老的那天?如果子女有时间照顾老人,或者让老人住在自己家中,这是最好的状态,但是现实往往差强人意。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中老有所养,着眼于长远处,怨气也就不那么重了,你说呢?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