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更容易被骗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为老年人见多识广,对事情的分析判断经验充足,不容易被表现所蒙蔽。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骗子的手法林林总总,针对老人反应较为迟钝、容易轻信对方、封建迷信思想重、或贪心或滥发善心等弱点,骗取钱物。如何让老人在遇到违反常识的陷阱面前有一个清醒状态,值得大众关注。
相关案例
【虚假“便民”常出现 放松警惕就中招】
于大妈家里突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用户统一安装“防煤气泄漏报警器”。于大妈热情地将两人请进门。两人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安装到厨房后向于大妈索要了350元“安装费”,但没开具发票。后于大妈拨打燃气公司电话确认,却被告知没有此事。
【捡钱骗局经常演 糊涂路人仍不防】
李大妈去银行取钱的路上,发现前面的胖男子掉下一个牛皮纸信封。她正想叫住那名男子时,从后面赶来一个“瘦高个儿”,迅速捡起信封,两人发现信封里装着两沓钞票。“瘦高个儿”让李大妈不要声张,并提议两人到偏僻巷子里分钱。这时,胖男子回来“找钱”,并一口咬定李大妈捡了他的钱。为证明清白,李大妈将身上的钱物都拿出来给他看,并把银行卡密码也说了。在ATM机上“排除”李大妈的“嫌疑”后,胖男子悻悻离去。这时,李大妈发现卡内的5500元钱已被人取走。
【飞来大奖莫惊喜 让您掏钱洞无底】
冯大爷路过市场时看到“刮刮卡”摸奖活动,而且不时有人抽到手机、VCD等贵重奖品。他也将刚从银行取出的2000元现金都拿出来摸奖,结果只抽中几瓶洗发水。后经警方调查,这是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骗子在“刮刮卡”上预先做好了标记,所以“奖托”抽到的都是大奖,而参与群众抽到的则是伪劣洗发水。
【免费医疗老专家 特效药品把口夸】
76 岁的陈大爷根据街头传单,来到某宾馆参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免费体检”。经单独会诊,“专家”推荐了一种价格高昂的降血脂“特效药”,声称此药专供国家领导人。陈大爷遂花大笔钱购买了该药。陈大爷服用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疗效,才知道是上当受骗了。
【莫名短信蹊跷多 没事轻易不回复】
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其银行的电子密码器将于次日失效,要尽快登录指定网站进行升级。为避免造成经济不便,张女士按照短信提示登录了网站,并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随后,她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提示短信,告知她刚刚消费了 30 多万。张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马上报警。
请转发告知爸爸妈妈和身边老人 让老年人与诈骗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