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咱爸咱妈》主题曲《父亲》
《咱爸咱妈》讲述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生病后四个儿女恪尽孝道,为父冶病的故事。乔师傅病了,到省城来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在省城工作、学习的四个儿女为了父亲的病,大儿子将自己女儿的钢琴卖掉而引发了妻子的不满,最终离婚;二儿子夫妇不辞辛苦,每天陪伴在父亲的床前,侍奉周到细致;大女儿为父亲输血,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读书……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了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与心酸,更是对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弘扬和家庭亲情的重温。
电视剧的开头,就是一对背着行囊,相互搀扶的老人夫妇,挪着脚步在熙熙攘攘的候车大厅里前行。老头由于身体不好,和老伴在大厅找了一个地方就蹲了下来,嘱咐老伴去买票。在拥挤不堪的人群里,老太央求别人帮着买票,而正赶上春运高峰回家心切的人们,谁会愿意帮忙?看到这一幕,漂泊在外的我们是否深有感触?在我们为了前途而离乡背井打拼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守在家中盼我们常回家看看的父母?是否会想起父母对我们的归来,每天站在大门口的等待?
“羊羔羔吃奶跪对着娘,咱儿女对爸妈总遗忘”反映出了多少人生活真实写照。我们的奋斗总在继续,总有无数的理由忽视父母的赡养,而父母年龄一天天增长,身体越来越不好。“如果某天我病入膏肓,舍身救我的一定是我的爹娘”,而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也是舍身同样的回报呢?我们对父母的给予总是一概收下,总是想着等我们功能名就时好好孝顺父母,但父母真的等的到那一天吗?
《咱爸咱妈》剧中的乔师傅是幸运的,即使他年老病弱,家庭成员却没有放弃治疗,儿女们懂得回报,即使为了看病倾家荡产。乔师傅这样的家庭,在现实中有很多,尤其是我们父辈肯定深有感触。家里兄弟姐妹几个,在父母病弱的时候就是会总动员家庭所有成员把握一切可能去守护去照料,这是源于“家”的温情,孝道的传统总是能够将亲人团聚在一起。而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