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化社会里的日本养老业
卡普医疗 抛绣球2015-08-03 00:00:00 分享      



日本高龄化社会现状 


现在在日本养老领先中国十年左右。日本人口1.3亿,大约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社会正处于老龄化社会阶段,据悉20年的后2035年,65岁以上老人将占据总人口的33.4%未满15岁的人口将占据总人口比例10.1%。生产人口为56.6%,换而言之,3人之中将有1位为老年人,并处于1.7位生产者来扶持1位老人的人口构造中。


2000年日本开始实施介护保健制度,根据人口变动每隔三年进行修订,从中我们发现,支出明显增加,生产人口中与介护密切相关的40岁以上的人在确保财源的同时,单价已经达到了现有的最大限度。因此日本政府决定降低投保的年龄,降低介护费用的评估,利用介护保险时,根据投保人的收入调整负担额度,从原先的个人负担10%调整到20%等的调整对策。 


现在日本政府开始地域包容性服务——《地域包容性介护系统》的方针,让老人在老家接受养老,体现日本偏向居家养老,力求能让老年人在自己最熟知的地方终老,这个方针体现了日本通过居家介护的形式,将目前偏向于将老人收容至养老设施的现状进行改善的政策引导。例如:居家介护服务的业者的报酬增加、设置设施服务的利用限度(没有达到重中度以上设定的人无法入住特别养护老人院)等。


日本和中国一样有很多单身老人,很孤独,也很危险。日本有专门住宅区,单人老人可入住接受服务。这种服务场所和国内养老院比较接近。老人在住宅内接受服务。渐渐老人身体虚弱,可能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就要保健设施,进行康复训练,有成果就可以再回家。这个系统属于比较普通的系统。日本还设有特别养护老人院和收费老人院。特别养护老人院建设费用很大,建设者需要承担三分之一,所以数量较少。但随着老年人数增加,养老机构设施少,很多老人住不进去,在日本等待入驻的老人已达52万人,静冈1.2万人。


介护人才培训 


目前日本介护人才非常不足,所以无论年龄、资格,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日本也正在积极破除传统观念,让大众接受家属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在日本,大家认为养老属于服务业,而客户就是入驻的老人。深泽先生认为,日本虽然有介护、福祉士、家庭服务者,但是这些都属于精神服务。这类的服务主要具体有三类:饮食辅助,排泄辅助,入浴辅助。同时在日本,养老用品都在不断发展,即使很熟练的人也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潮流。


在日本接受的养老服务中,最多的是洗澡的服务。这种服务不是一对一的服务,而是4个人一起,2个服务人员。现在都是采用机械性的设施。例如洗澡机,老人可以坐在里面洗澡。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左边是可以平躺着,板子可以移动,方便洗澡。但是东方人不习惯接受别人服务。因此现在最流行的是浴缸和轮椅的结合,老人可以坐在里面接受服务。这种设施的引进提高了养老设施的档次。也给养老院带来了好处,减少了员工的人数。


从事介护服务的人才,由于长期在封闭环境工作,心理难免出现影响。根据日本的研究,养老院事故的风险和职员的能力相关,严格的管理能够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时通过结合委员会,每月进行总结分享会,进行管理。比如老人会跌倒,考虑跌倒的方向、速度、原因,通过这些研究防止跌倒。


而养老院的设计,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改装。同时考虑到安全问题,需要建立一个没有死角的设施。但是即便日本从很多细节考虑,防止事故,但是难免还是有不愉快发生。所以还是推荐加入民间的保险进去,保障双方共同利益。


日本养老设施运营 


日本现在很多养老施设依托于养老保险制度,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其中收入80%都依靠养老保险,剩余20%来自老人。日本现在介护行业也处于困境。问题之一就是因为工资待遇问题导致的人才不足。目前很多机构采用合理的人员配备,节约人工成本,还有外部委托的方式去避免这个情况,节省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采取薄利多销的形式做养老。


养老产品 


日本有很多介护类的产品可以进口到中国,如洗澡机,床、纸尿裤。未来介护商品会朝向更多方向发展。如现在日本有很多游戏商对老年痴呆的游戏进行开发,利用游戏对老年痴呆进行康复培训,幻想类为主。接下来养老的机器人,升降楼梯灯重力仪器都很重要。还有对于住宅的适老化改造,比如帮助老人从轮椅上直接坐到车上的机器。当然日本在对于先进技术进行开发,在行进中。目前日本根据经验现在总结下来,通过将曾经常用的东西进行适当的改造后利用于介护服务,效果会更好。


      深泽智昭: 医疗法人社团静寿会、社会福祉法人珀寿会本部长。珀寿会成立于2005年,现在是静冈县最大的福祉企业。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