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丽娜今年81岁,目前行动自如。她独自住在赫尔辛基市中心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里,这是她年轻时自己买下的。
记者近日看到,她的居室被改装过,卧室、卫生间和厨房的门槛都被去除,万一她将来需要用轮椅时可畅通无阻。浴室淋浴喷头下安放了座椅,墙壁上增加了扶手,以防洗澡时滑倒。
卡丽娜告诉记者,室内改装和翻修的费用大部分由赫尔辛基市政府支付,她本人只需要担负其中的一小部分。
卡丽娜手腕上戴着一块特殊的手表,这是专为独居老人设计的报警装置。如果她感到不适,只要按一下表上的红色按钮,报警装置就会把信号传到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监控中心将根据所存资料给她家里打电话。如果她无法接听,监控中心会立即派救护车赶到现场。
记者采访时,正巧遇到家庭服务人员给卡丽娜送药。这名服务员说,她每星期上门一次给老人送药,并监督她按时服药。如果卡丽娜生病了,卫生保健站的护士每天都会来给她检查身体。
这些上门服务的费用同样主要由市政府承担,卡丽娜只需支付很少一部分。赫尔辛基市政府规定,医生或牙医家访一次的费用是14.7欧元(1欧元约合7.3元人民币),其他家庭服务人员家访一次为9.3欧元。
卡丽娜退休前是一名药剂师,每月退休金1500多欧元,加上其他外快,总收入有1800多欧元。她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吃饭和吃药,几乎没有其他开销,因而家庭医疗服务等费用对她来说基本上没有负担,她的生活很宽裕。
芬兰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8%,预计2030年将达到26%。安置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安度晚年,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芬兰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
芬兰国家保健福利研究院老年和残障研究所官员马蒂·梅凯莱告诉记者,20年前,老年人动不动就住养老院,为此各地兴建了很多养老院。如今,“机构养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比如“住进去容易搬出来难”,“服务重心从护理患者转向保养地产”等。
梅凯莱说,过于强调“机构养老”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应该根据个体需求制定综合方案,“绝大多数情况下,要让老人在自己家里享受专业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要帮助老年人恢复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家里、独立生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