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互联网+”使养老服务更“智慧”
江东区政府2015-08-26 00:00:00 分享      

     电信智能终端机年底将惠及江东区七千老人



     对养老服务进行评价也可以像在银行办业务一样,在“小盒子”上给工作人员打分了。近日,养老服务智能终端——满意度调查机在区社会福利中心亮相。从江东区民政局获悉,这一智能终端和配套系统将于2015年年底在全区投用,惠及区内6000余位老人。


  养老服务智能终端是江东区探索家院互融居家养老“智慧模式”的一项创新。截至2014年底,江东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5.5万人,已占全区总人口的20.8%。针对全区90%以上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现状,从2008年开始,江东区不断整合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实体服务资源,探索建立了以智能化为手段,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特征,以专业化上门服务为主方向辐射全区的家院互融服务体系。目前,享受政府购买家院互融服务对象的有6679人,政府购买服务的服务对象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比例超过12%,逐渐形成了具有江东特色的“需求主导、家院互融、虚实互促、社会互动”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养老助残服务提质扩面这一项目又被列入2015年的政府实事工程。为更好的实现养老服务的提质,区民政和宁波电信合作,设计推出养老服务智能终端,将在老人家里免费安装,帮助老人在家中实现与服务站的一键联通,且不产生通话费用。“除了常规的服务人员签到,它还可以让老人在服务人员离开后,对其进行满意度的真实评价,避免了以往服务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自行操作的不准确性。”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简单易用的“小盒子”,老人还可以一键使用紧急救助、生活服务、亲人通话等功能。


  与此同时,智能终端上所产生的评价、服务情况等信息也会与区家院互融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了解老人的姓名、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老人的子女只需要关注指定的微信公众号,就能收到定制化的信息推送,及时了解亲人接受服务的情况,还能通过微信参与服务评价。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