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能手环,通过我们开发的云养老服务平台,就可享受更灵活、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10月29日,在吉林省首家云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咨询的人们热情讲解。虽然还在试运行期间,但这一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养老新模式,已引起各方关注。
今年7月末,长春市朝阳区南昌社区“佐邻佑舍”托老中心成立,与其他托老机构不同,新出生的“佐邻佑舍”充满大数据基因。作为承建运营企业,吉林佐佑颐养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作印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了其主要运营方式:“老人佩戴的这个实名制智能手环,录有用户基础信息、健康状况等各种数据。手环具有一键呼叫、GPS定位、睡眠和运动监测等功能,手环的第一个按键可设置为子女电话,第二个键是966220呼叫平台,当老人使用手环呼叫该平台时,接线员的电脑操作页面会直接显示出老人信息,从而根据老人要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据悉,作为该云养老模式的核心终端设备,居家养老智能手环已于10月21日面市。现已通过抽奖和帮困方式,赠给30余位社区老人试用,计划半个月内再发放150只。而96622云养老服务平台在10月27日已经开通。
“支撑智能手环使用的云平台,具有归类用户消费习惯、分析用户健康数据并与医疗机构进行联合管理、随时向老人提供全媒体咨询服务等功能。”张作印告诉记者,目前,用户到省医院就诊时,已可直接刷手环导入病例信息,免挂号进入绿色通道,此外,借助云平台,子女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老人状态。
“社区所辖的1254名60岁以上老人,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更易接受新事物。我们也在不断通过联欢、讲座等方式,普及云养老服务概念和应用方法。”南昌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亮告诉记者,为引进企业力量解决养老难题,社区免费向佐佑公司提供了520平方米场地。
“智能手环的信息录入、云平台的完善等,需要一个过程。现在还处于开荒期,初期亏损是正常的,在2~3年之内,亏损都可接受。”张作印表示,云养老是大势所趋,公司看好市场前景,不过,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也希望政府能在场地、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本报讯 (记者柳姗姗 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