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冯建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摘要】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能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如何发展,还需要深入探讨。
【关键词】日间照料中心;传统文化;养老服务;康复治疗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简称日托所。是一种适合社区老年人的“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通过对老年人日间生活的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的。
从服务提供主体的角度,属于居家养老范畴,老年人在家中养老,社区是提供服务的环境载体;从服务体系结构的角度,属于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实现积极老化援助、生活照料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具备收费低、服务优、易于为老年人接受的优点,尤其适宜社区内半自理的老年人,间接为家庭主要护老者提供“喘息服务”。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普及,据统计目前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的比例在80%左右。这种模式与发达国家物质生活得以满足,老年人精神关怀成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国情相适应。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这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而无闲暇时间、精力照顾老年人的家庭,满足了失智、失能老年群体得到人文关怀,专业护理服务的养老诉求。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倾向于在家颐养天年,对机构养老方式存有偏见和顾虑,老年曰间照料中心成为解决这~问题的重要选择。以上海为例,在市委市政府养老服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列为发展的重点。
1. 我国养老传统文化介绍
1.1 孝文化
1.2 儒学思想
1.2.1 观念上明确养老天然是家庭和子女的责任
1.2.2 明确的养老责任主体
1.2.3 清晰的养老服务内容
1.2.4兼顾老年人心理需求
2.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现状分析
2.1 老年目间照料中心服务发展迅速
2.2 环境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3存在的问题分析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社区知晓度不高
3.2 老年人人住存在心理障碍
3.3 专业服务人员队伍需整体提升
3.4 缺少行业标准
4 服务发展建议
4.1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制订行业标准
4.2 引入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
4.3 构建专业人才队伍
4.4 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体系
4.5 引入专业康复治疗服务内容
5 结语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比较常用的研究模式,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学科相结合,配合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引入专业服务管理,构建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让老人享受养老,安度体面而有尊严的养老生活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