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沈阳市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有啥新变化?沈阳市养老服务信息如何纳入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
9月1日上午,由沈阳日报与沈阳市政务公开办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有关专家做客沈日报,围绕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做以介绍。民政专家还通过热线电话与读者进行了互动,就养老机构如何选择、区域性居家养老中心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本期嘉宾
沈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主任科员 赵重超
热点A
沈阳搭起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已开始试点
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备,目前沈阳已搭建起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有关对养老机构的所有业务管理内容,实现由各级民政主管部门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并通过市-县(市、区)-养老机构三级网络的连接,自动生成上传数据至市数据中心,为各级民政管理部门、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等提供规范的管理应用。
热点B
养老机构将实行标准化业务运营
按照养老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要求,以一到两家养老机构为依托,试点开发、实施适用于养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托养院落等的标准化业务运营系统,主要包括:提供老人档案、接待、订房、入住、收费、结算等管理功能。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实体养老机构推广应用与虚拟养老院建设同步进行。做好居家、社区和机构老年人与为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评估、服务对接、服务评价、服务监督。
热点C
沈阳开始建立养老大数据库
养老数据中心以老年人基础数据及养老服务资源为基础,建立沈阳市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为老服务人员三大基础数据库,视管理需要、数据条件及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情况,有条件实现老年人口信息与街道、社区、网络、楼道、单元、楼层、每户的直接关联,通过老年人口、房屋、家庭、养老机构数据库与空间地理信息相结合,实现对老年人口信息查询、房屋信息查询、家庭信息查询及对养老机构的精准定位、区域老年人口及养老资源的分析统计等。
热点D
养老服务信息将可随时查询
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实现老龄工作及养老服务相关业务的实时信息查询、浏览与管理功能,可以和养老服务业务系统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与养老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全面集成,全面介绍沈阳养老日常工作动态,展示为老服务基础信息。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孙全文并摄
五年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化
综合服务网络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企事业单位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四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量达每千名老人35至40张,基本建成集应急救助、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
●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城区要建立起服务辖区内老人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养老服务知名品牌。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督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