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本老年教育推荐教材悉数推出
上海老年报 作者:吴汝琴 程峰2016-06-23 00:00:00 分享      

      《老年人急救护理》、《儒学经典名句选读》、《身边的无线电“秘密”》……日前,历时3年多编撰而成的涵盖了老年人身心健康、生活实用技能等方面的100本上海老年教育推荐教材已悉数推出。专家指出,这100本教材有望改变大多数街镇老年学校和村居委老年学习点授课时无系统教材的局面,但没有足够合适的教师或将成为教材推广阻碍之一。


图片来源:京东


  编写百本教材历时3年


  2012年,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启动老年教育推荐教材的研发工作;第二年,首批58本教材陆续面世。“老年教育作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课程体系。”据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副主任刘煜海介绍,市级和区级老年大学有“教材跟着老师走”的传统,教师在授课时多使用自编教材,哪怕是同所学校、同一课程,由于授课教师的不同,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完全不同;而街镇老年学校和村居委老年学习点很多是兼职教师甚至有一定技能的志愿者进行授课,常常是连自编教材也没有。


  为了丰富老年学习资源,向街镇、村居委老年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兼顾市、区老年大学的教学需求,编写一套适合上海老年人文化层次、具有一定规范性和示范性的老年教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2012年开始,上海市老年教育教材研发中心会同有关老年教育单位和专家陆续研发出版了“上海市老年教育推荐教材”,目前100本各类教材已悉数推出。


  满足多层次学习需求


  据悉,这100本推荐教材分为“做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做幸福和谐的老年人”和“做时尚能干的老年人”三大类,每一类中又细分为“中医与养生”、“孙辈亲子”、“游山玩水”等18个小系列。“全市有那么多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和学习点,课程总计不下数百门,选择哪些课程进行教材的编写和研发其实颇费了一些心思。”教材总策划朱岳桢告诉记者,这百本教材的来源分为三种渠道,有的来源于部分老年大学的特色课程,如《瓷绘艺术》系列教材就脱胎于上海老年大学宝山分校的瓷绘教育;有的来源于社区,徐汇区凌云街道的“绿主妇”环保小组就为《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系列教材提供了灵感和素材;而身心保健类教材则邀请了本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权威医疗专家进行编撰,力求凸显专业性。在研发过程中,研发小组还大量听取了老年学员的意见,“可以说,对老年学员来说,这些教材总有一本适合你。”朱岳桢说。


  此外,为了适合本市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所有教材均配有可免费下载的电子书版本,绝大部分教材配有多媒体课件和可供移动学习的微课件,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平板APP应用和电脑微学网站等渠道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有教材、没人讲”现状有望改善


  有了好教材,令研发小组担忧的却是社区、村居委有没有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授课的教师。问题尤其突出的是保健类课程,由于教材具有一定的学术专业性,社区学校或村居委学习点的任课教师或志愿者教师如果不具备医学背景,就无法很好地使用该教材。朱岳桢对这些优秀教材有可能无法充分地物尽其用感到惋惜:“从我们调研到的情况来看,最受社区老人欢迎的就是保健类课程,但这同时也是最难在社区讲好的课程。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师人选,很多社区都开不出这些课。”


  不过,朱岳桢也表示,今年4月起,有关部门将对社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进行新教材的推介和培训,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有教材没人讲”的社区老年教育现状。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