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年护理,很多人或许都会微皱眉头。养老机构苦恼护理人员难找难留;老人们反应护理态度与技术不够好;护理人员觉得太过劳累。那么,究竟什么是护理?怎样护理才最适宜、最省力?11月23日,智库养老半月谈为业内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护理技术进修分享,源自日本的上海福原护理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部长小野寺俊介道出了多年积累的护理经验。
分享开始啦
围绕护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小野寺俊介老师依次介绍了护理的概念、容貌的整理、移乘・移动、福利用品、 饮食・口腔保养、清洁保持、排泄、娱乐体验等内容。他说,护理其实就是为主体者,即老人营造生活,使其能够继续维持理所当然的生活。在中国,很多护理人员嘴上说让老人自己练习,但实质都是帮老人什么都完成了。而在日本,护理提倡让老人自立支援,护理员应该先“等”,看看老人是否能自己做些简单的事,如自己吃饭、喝水等。
在老年护理中,让老人移动、移乘往往十分费劲。小野寺俊介老师于是通过身体力学、更换体位等方式技巧叫大家亲身体验了一把如何轻松地将人从座位上拉起。原来,直接从座位上拉起一个人的确要花不少力气,但若先有个向下的缓冲辅力,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互动体验
日本在福利用具上也非常讲究主观能动性的设计。例如筷子、汤勺、水壶,都设计地十分便于老人自行使用。当然,其他护理器具也很讲究人性化,注重细节,好比护理员为老人洗浴时穿着的护理服,设计地较长且可调节,以免护理员自身衣裤弄湿。
水壶
护理服
小野寺俊介老师最后提到了排泄护理及娱乐体验。他介绍说,日本对老人的排泄护理特别重视,他们会仔细记录老人每天的排泄情况,甚至细致到记录几时几分排泄一次,他们也不会为老人使用很多张尿不湿,更不会随便扯拉老人身上的尿不湿。同样的,护理中也应注重娱乐学习,让老人通过愉快的玩进行机能训练,融入社会,恢复活力与生活价值,不仅身体上得到护理,精神上更能得到满足。
分享圆满结束
下期预告:12月9日下午,分享讲师张佳萍。
(更多详情尽请关注智库养老微信公众号,并请及时报名。)
本文图均来自智库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