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智库养老半月谈迎来特辑篇,继荷兰博组客(Buurtzorg)中国区总经理周炜伟带来“当洋葱模型邂逅养老”的主题分享后,博组客再度走进“养老半月谈”,这一次,博组客护理张沛老师为业内人士分享了“荷兰老年护理的发展变化及博组客的契机”。
讲师分享
张沛,毕业于荷兰的大学护理专业本科段,在荷兰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曾为不少中荷项目提供咨询。分享会上,张老师首先介绍了荷兰的医疗系统。他说,荷兰是一个卫生基数非常高的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在荷兰,有病就可以去医院,基本上是全民接受医疗保险。欧洲从2010年到2014年开展的一个卫生保健方面的消费者评比中,荷兰始终排名第一,而荷兰医疗的便利性,以及得到医疗卫生治疗的及时性也均是第一。据张老师介绍,荷兰拥有一个三级的医疗系统,一般称为两级。第一级是社区层面,在荷兰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家庭医生,若要去医院则必须有家庭医生转诊,次级的医疗功能体系是医院或护理院,主要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和研究型的医院。张老师说,在荷兰,患者将险费支付给保险公司后,去家庭医生或医院看病便可受保,然而2006年之前,荷兰的保险费用所支付的医疗费用发生了非常大的上升,荷兰政府于是发展了一个新的系统叫DOP,即把DRG(在欧美,保险公司和医疗供应商之间用一种定额制度来完成支付)和DBC(荷兰引进DRG之后发展成自己的一个系统,把DRG的2千多种病量发展到3万多种病量)由政府部门进行评估,各个医院或是家庭医生将每个病人信息专门汇集到政府下面的一个机构里。不过从2015年开始荷兰的卫生法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设立了健康保险法、长期护理法和由市政府来组织财力、能力为特定病人提供家居服务的法律。
讲师分享
紧接着,张沛又对荷兰老年护理的一些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叙述。他表示,20世纪70、80年代,荷兰并没有老年护理,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荷兰将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老龄化国家,那个时候只有类似家庭医生的社区护理。但是到了90年代,荷兰政府逐步意识到了荷兰已经成为一个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对机构护理、机构养老的需求越来越高。21世纪初,养老机构在荷兰不断涌现,相关费用支出也非常庞大。然而荷兰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无限制地搞机建扩张根本满足不了荷兰老年化进程对健康护理的需求,于是乎荷兰政府渐渐将一些养老院关掉、拆掉,只保留那些必要的护理院和一些可提供复杂护理操作的医院,而是通过保险等机制把老人家送回家里,倡导老人们通过社区组织护理的方法享受一个更好的晚年。

答疑解惑
最后,张老师向参与此次养老半月谈特辑活动的养老从业者们分享了博组客的企业理念和运作机制,供大家参考借鉴。
博组客,由荷兰语Buurtzorg音译而来,意为社区照护,是一家欧洲民营非盈利性组织,主要从事居家上门护理工作。鉴于博组客的服务对象中有40%的老年人以及各类延续照护对象,因此博组客被定位为一家提供涉及养老的居家上门护理服务组织。从2007年创办以来,博组客从只有4个人的小型团队迅速发展为拥有近9000名员工、每年可提供超过70,000名病患居家照护服务的组织,成功让荷兰政府积极导入其模式,并连续3年获选荷兰年度最佳雇主,创始人勃洛克还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授予艾伯特奖章。
“特辑”大合照
下期预告:11月23日下午,分享讲师香港海华设计事务所执行董事姚兢。
(更多详情尽请关注智库养老微信公众号,并请及时报名。)
本文图均来自智库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