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拒绝战争,珍惜和平!
米尔网2015-08-11 00:00:00 分享      

原文标题: 日本核爆幸存老人面貌曝光 骨瘦如柴



1945年8月6日,美国轰炸机携带原子弹“小男孩”轰炸日本广岛;三天后的8月9日,另一颗原子弹“胖子”降临长崎,两次袭击导致22.6万人死亡。


看过了广岛、长崎70年后的今昔对比,国外媒体也报道了长崎核爆幸存者的面貌,只能用悲惨形容。



Sumitery Taniguchi,如今已86岁高龄,当时他只有16岁,是一名邮递员。长崎爆炸发生时,他正骑着自行车送报纸,距离爆炸中心大约1.6公里远。


据老人讲,当时的气浪将他和自行车推到,一直感觉背上有块破布挂在那里,而那正是他自己的皮肤。



从获救到现在,他的胳膊都未能伸直,妻子每天早上给他涂抹保湿霜来减少外界刺激。另外,在骨瘦如柴的外表下,他的三根肋骨烂掉了一半,向下凹陷压迫着肺。


报道称,这位86岁的长崎核爆幸存者谷口稜晔(Sumiteru Taniguchi )在其演讲中警告,安倍力推的新安保法案违背这些二战核爆幸存者(渴望和平的)愿望。


他强调,“我们不能接受(新安保法)”,“政府正在试图推进的新安保法案将会摧毁长期奋斗的弃核运动,违背核爆幸存者渴望和平的愿望”。



这是8月6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拍摄的同型号但已拆除核心部件的原子弹“胖子”。


为促使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尽快投降,美军1945年8月6日出动B-29轰炸机向广岛投放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随后于8月9日向长崎投下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


与“小男孩”、“胖子”同型号但已拆除核心部件的原子弹以及执行任务的“博克斯卡”号B-29轰炸机目前在代顿市的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永久展出,每年有13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



英国老兵塞西-克莱伯在核弹轰炸后近一个月的时候在广岛和长崎拍摄了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


当时塞西-克莱伯随一艘名为“HMS SPEAKER”的护卫舰到达长崎,这艘军舰据说是核轰炸之后第一艘进入长崎的英国军舰,它的任务是把长崎的战俘转运到冲绳岛。


核轰炸发生在1945年八月9日,HMS SPEAKER号上的官兵们在9月5日进入长崎,观看了轰炸后的惨状。




塞西-克莱伯写到:“整个军舰的官兵被卡车拉着开往长崎,让官兵们亲眼目睹核弹爆炸造成的可怕破坏。


克莱伯先生用一台老式的Ensign 折叠式照相机拍摄了这些照片。


他说,“尽管这些照片不够清晰,但我觉得它们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除了日本人,几乎很少有人能在核弹爆炸后这么快就目睹了整个爆炸现场的情景。”



在访问长崎四天后,塞西-克莱伯又前往广岛,拍摄了广岛被轰炸后的情形。


塞西-克莱伯说,“由于广岛是处于开阔的平原,而长崎位于山区,所以轰炸造成的破坏有着很大的差别,广岛要严重得多。我们走在这个曾经有75万人口的城市,几乎没发现任何活着的日本人。


我和我的一个同伴走在爆炸后的废墟中,想到我们两个还是活着的生物,竟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感觉。”



      塞西-克莱伯最后意味深长地说,那时造成如此巨大破坏的核弹重达几吨,而现在能达到同样威力的核弹小到装到背包里都可以,一想到这些,他就感到非常的恐惧。


     译完这篇文章,快风想到现在的加沙冲突,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这些惨烈的景象能唤起更多人拒绝战争,珍惜和平的意识。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