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宁愿自己多麻烦不让老人一时难
智库养老2016-06-26 00:00:00 分享      

      编者按   


      快乐是一种幸福,爱心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种力量。养老机构,一个爱与尊严交织的地方,承载着对生命的敬意。上海养老网“走进养老机构系列”,带你感受不一样的生命温度。


      宁愿自己多麻烦,不让老人一时难


   ——走进养老机构系列之徐汇区社会福利院


  2016年4月22日上午,智库养老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走进上海市徐汇区社会福利院,旨在探索刚刚在2016年3月22日被评为三级养老机构的徐汇区社会福利院的为老服务特色和为老服务之道。


  服务内容丰富/专业人才配备较为齐全


  上海市徐汇区社会福利院于1996年11月落成启用,2013年综合改造,位于虹漕南路601号,建筑面积4898平方,绿化面积1650平方米,楼高七层,核定养老床位180张,是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营养、医疗康复、心理舒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的专业养老机构。目前机构共有职工85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8人,护理人员45人,后勤及其他人员14人,专技人员18人(含医生、护士、社工师、康复理疗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配备较为齐全。


图片来源:智库养老


  “宁愿自己多麻烦,不让老人一时难”的为老服务理念


  走进福利院大门,宽敞的大厅右侧是收住接待室。首先抓住我们眼球的是十四字服务理念——宁愿自己多麻烦,不让老人一时难。让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着,是每一个为老服务工作者的核心理念,也是徐汇区社会福利院的追求。


图片来源:智库养老


  满足刚需——收住对象为失能失智老年人


  通过与姜洪英院长的访谈我们得知,在2014年4月大修完毕回搬后,福利院的收住对象主要定位为80岁以上,以及按照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照护等级为五级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目前院内五级老年人占比65%,四级老年人占比33%。


  为了不断提高服务照料技能,满足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院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培养。第一,资深、高级养老护理员“传-帮-带”低级别护理员;第二,参加养老行业协会护理相关培训;第三,邀请三甲医院护理部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项目技能培训;第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加强业务考核。


  依据统一照护需求评估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沪社养老领办〔2015〕2号文件《上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工作意见>的通知》,徐汇区社会福利院是上海市首批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试点单位之一,依据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平台收住入院的老年人均为照护等级为五级。院方在老年人及其家属的需求的基础上,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并签订服务合同。这种服务提供模式可以不断满足老年人动态性的服务需求。


  创新和引领养老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在院内的各种功能活动室门口,均可看到“颜色+符号+工具”的视觉识别符号,如康复室、健康宣教室等。


图片来源:智库养老


  据姜院长介绍,这些服务应用标识只是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机构参与编制的《养老机构服务应用标识规范》(DB31/T 813-2014)上海市地方标准才是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结晶。


  应用标识包括养老机构服务通用标识、服务提供标识、服务保障标识及其使用、维护等,具体内容涵盖等级护理、卫生保洁、设备维护、生熟食品、饮食禁忌、衣物洗涤等方面,贯穿于机构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全过程。


  据悉,徐汇区社会福利院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上处于引领位置,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旨在于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规避服务风险,这样一种科学化的服务管理方式,更能赢得老年人的接受和认可,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人性化、精细化养老服务需求。也希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得到推广,使更多的养老机构及其服务的老年人受益。


  内外兼修,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徐汇区社会福利院积极响应沪民福发〔2015〕19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要求,整合资源,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一方面依靠本机构的医护和康复人员;另一方面也积极争取外部医疗资源和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创建“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有效解决老人在养老机构的就医问题,将养老机构所需的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到养老机构中,实现养老机构内养老与医疗的无缝衔接。


  在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之外,院方还提供健康管理、医疗巡诊、常规护理、慢性病护理、保健咨询和代发药品等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有三种:第一,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卫生所,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第二,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华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等外部医疗机构合作,执业医师到机构开展定期巡诊;第三,与徐汇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外部医疗机构合作,通过远程、云医院等方式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使老年人在院内就可以享受诊疗服务。


  在康复服务方面,院方在为老年人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上,提供慢性疾病康复、器材康复(具有5-9种康复设备)、辅具使用、运动康复、中医康复(针灸、拔罐、推拿等)以及认知障碍症老年人的语言训练等服务。其康复服务的形式包括日常个人保健、团体保健、康复指导、院内健康宣教以及院外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康复教育。


  在中医“治未病”方面,院方不仅认同此理念,并积极与外部医院合作。与曙光医院的志愿者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中医预防保健宣教服务。


  最终实现老人从生活照料、疾病诊疗、专业护理、心理舒缓直到临终关怀的整体服务体系。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们“老有所医”。当然,徐汇区社会福利院的医养结合之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遇到内部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院方积极争取上层领导的支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道路,培训全科医生,引进中医,设置精神科等,旨在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


  后记


  从与姜院长长达2个小时的访谈过程中可以得知,徐汇区社会福利院在追求服务质量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为老服务是一个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过程。“宁愿自己多麻烦,不让老人一时难”,正如同事所说,“要做到这个slogan,要路长长情漫漫了”!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