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版“以房养老”难被接受
事实上,“以房养老”的话题并不新鲜。从2007年开始,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相继出现过一些自发性试点,武汉也有多家银行进行过试点,但均未被市场接受。
图片来源:飞扬投资网
据了解,继工行、民生银行之后,中信银行2011年在江城推出了幸福嘉年华老年卡,该卡的其中一项功能就是通过反抵押的方式实现“以房养老”。
因为是“试吃螃蟹者”,银行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申请贷款人名下至少要有两套住房,养老按揭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而且贷款也必须用于养老。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月19日,该行尚未做成一笔业务。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年轻时勤勤恳恳工作,好不容易交了首付办了按揭,30年后还清房贷,到老却要将房子交给保险公司按揭养老,让人难以接受。市民吴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一辈子就是为了一套房子,死后房产却不再属于自己和子孙,感觉是件很遗憾的事。”
而银行相关人士也曾对本报记者表示,这种在国外盛行的养老方式还是敌不过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假如老年人只有一套房产,多数人会把房产留给后人。
专家:推行艰难但前景光明
据报道,在幸福人寿首批签约客户中,只有武汉的这对夫妻有子女,且子女陪同来签约。根据保险公司要求,其子女需签署一份“知情协议”,避免日后因为房屋的继承等问题产生纠纷。
对此,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老人养老的方式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方式,目前家庭养老是主流方式。养老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保、企业年金、商业保险、金融投资等。由于“以房养老”产品关乎老年人晚年赖以生存的养老金,涉及金额较大,且时间较长,期间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而且,此模式的相关配套法规、标准尚未完善,所以老人容易产生顾虑。
“‘以房养老’试点已经两年时间,现在还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尽管相关政策要求以房养老在试点城市进一步推广,但市场反应冷淡。就保险公司而言,大多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只有少数公司上市相关产品,且申请者不多。”韩长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