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以房养老需要政策划出试验地
民间版“以房养老”需要政策法律划出一块试验地
快乐老人报2016-08-01 00:00:00 分享      

  导读:尽管此前在四城市试点两年只有42户57人参保,中国保监会不久前宣布,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将扩大范围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据《四川日报》报道,实际早在4年前,四川德阳市旌阳区的北光社区就在自发探索一种民间版的“以房养老”。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北光社区的做法是,社区帮老人将房屋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优先在亲友和邻居中进行拍卖;成交后,房子仍交老人使用,待老人去世后再办理过户手续;购房者、老人与社区签订书面承诺书,由购房者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违约则收回另行处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保监会主导推进的保险版以房养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是老人可以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二是老人不仅养老有保障,还有余钱改善生活品质。


  事实上,这一民间探索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响应。在2012年推出试点后,1年多时间内,这个不到5000人的老小区里,先后有11名老人寻求社区帮助签订了“以房养老”协议。这些老人的赡养均按照约定有序进行,没有引发纷争。目前,其中4人已经去世,两例已办完房产过户手续,还有两例正在办理中。不过,北光社区85岁的谭女士近日反映,她今年多次向社区提出相关请求却屡遭拒绝,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前琼表示,“在法律上找不到依据、政策上也找不到支持,怕出事”,因此已主动叫停。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有11人尝“头啖汤”,北光社区的探索,尽管在房价波动、遗产纠纷等因素面前,尚有着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不成熟之处,但其无疾而终还是让人感到一丝遗憾。至少,从德阳市民政局的回应来看,当地官方层面对此仅仅是“密切关注”而已,既无定性,也无实质性支持。


  客观来讲,单凭社区之力确实很难迈过“以房养老”不得不面对的房价风险、长寿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但基于对居民养老诉求的了解,北光社区的“草根”之举很好地利用了熟人社会的特点,确实因地制宜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现实问题,这无疑对于尚在完善之中的官方版“以房养老”,也是极其珍贵的启示。因此,相关部门不妨参与到这项基层探索之中,在政策和法律框架内为这一民间路径划出一亩三分试验田。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