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蔼书画作品赏析
光明网2016-08-02 00:00:00 分享      

     朱方霭(1721-1786),字吉人,号春桥,桐乡人,朱彝尊族孙,沈德潜的弟子。贡生。工诗词古文,善画山水花卉,晚年尤喜画梅。著有《小长芦渔唱》、《春桥草堂诗集》。


  嘉兴博物馆收藏一幅朱方霭的《墨色天中即景图》,系钱镜塘捐赠。


  《墨色天中即景图》,纵91.5厘米,横30厘米。裱首题签:嘉兴朱春桥《天中即景图》真迹乡后学朱其石敬题。钤白文方印“朱其石之鉥”。


  画中丛林密布,一只猛虎自林中探头而出,蜈蚣、蝎子盘踞在树干上,草丛边一条蛇正在吐信,不远处还有一只蟾蜍。整个画面奇丽诡谲。


  画的上方有题跋:吴俗五月五日,剪彩作五毒形,或缀小儿女钗梁,或贴床笫间,并有绘图,以悬诸室者。甲午五日,同人集江氏山馆,曾题五毒图歌,迄今已七年矣。辛丑重五,雨窗遣兴,爰写此幅,并录旧什。钤白文方印“吉人之辞写”。


  据题跋,此画作于辛丑重五,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的端午,是朱方霭晚年的作品。七年前的端午,作者曾和同人在江氏山馆小聚,做《五毒图歌》。此次作画,亦录旧诗:


  虫豸纷纭难悉数,毒物类聚厥有五。白帝子据大泽间,斩剑曾闻汉高祖。睅目虾蟆钩尾蝎,即且甘带恒同处。惟彼山君百兽尊,何为亦与群小伍。俗尚流传绘作图,每并灵符挂重午。重午节候当夏中,一阴之气方腾充。五者阴类秉性恶,人或遇之罹其凶。画师写此有深意,神奸铸鼎将母同。吁嗟乎!人生涉世百毒随,周防虽密恒中之。阴险机谋等蜂虿,谣诼口舌藏刀锥。更读柳州捕蛇说,赋敛之毒甚于斯。虫能螫人犹可避,何须悬此当祓词。开筵满酌昌歜酒,且对安石榴花枝。


  落款:春桥朱方霭。钤白文方印“方霭私印”。


  端午节又名天中节,朱方霭在端午绘此画,故名《天中即景图》。


  端午一到,天气越来越热,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因此民间有避五毒,求平安,禳灾异的习俗。朱方霭在画中画了五毒:蜈蚣、蝎子、蛇、蟾蜍和老虎。


  和大家熟知的五毒(蜈蚣、蝎子、蛇、蟾蜍和壁虎)稍有不同,朱方霭用老虎替代了壁虎。这一改变是其画的一大亮点,画中的老虎栩栩如生,有蓄势待发之动感。一物之增,一物之减,见作者的功力。


  《五毒图歌》一诗表达了端午避五毒之外的深意:“人生涉世百毒随,周防虽密恒中之。阴险机谋等蜂虿,谣诼口舌藏刀锥……”


  画的右侧有裱后跋:朱方霭,字吉人,号春桥,桐乡贡生,考授翰林院孔目。乾隆壬午南巡,召试钦取二等一名。先生夙学工文,旁涉绘事。翠华南幸,所图花卉进御,被文绮之赐,远近荣之。山水文质相宜,尤擅写墨梅。曾移居嘉兴之双谿,颜其室曰小山居,与吴澹川明经晨夕过从,唱和酬答。著有《春桥草堂诗抄》一卷,《小长芦渔唱画梅题记》一卷。乾隆丙午卒,享年未详。见朱氏《南野堂笔记》。


  戊戌八月海宁钱镜塘录。钤白文方印“钱镜塘印”,朱文方印“数青草堂”。


  这是1958年8月钱镜塘写的跋。根据这段记载,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时,朱方蔼曾进献自己的画作于南巡行在,受到乾隆皇帝的褒奖。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