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美国游心态和消费观都应更理性
北京晚报
2016-08-19 00:00:00
分享
自2014年美国十年签证放宽以来,国内美国游呈现出大好趋势,在选择美国出游的庞大游客群体中,不乏大量中老年人。对于中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时往往存有困惑,过于草率的报名便造成了美国之行不如所愿。
服务规范将实施 亟待严格执行
近期我周刊发布的中老年人美国游调查数据显示,77.78%的人群以参团游的方式到美旅游,其中过半人群选择的产品包含东西海岸旅游资源。在参团费用这一数据上,占比33.33%选择了2至3万元的旅游经费,自费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旅游天数大多为15天上下。而关于“最不满意的交通”一项,50%以上的读者反映出飞机体验中的问题。
就当下中老年游现状,著名旅游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博士表示,“目前出境全景游还未达到应有的标准,随团医生、线路节奏的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目前新版旅行社条例已正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是旅行社管理法规20年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修订。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服务规范规定了老年旅游服务要求,包括旅游产品要求、旅游者招待、团队计划的落实、接待服务和后续服务等内容。旅行社详细的行前提醒,全面的出行合同签署,再加之对服务规范的严格执行,不仅能为出行者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也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树立“优质优价”理念 而非盲目买单
对于游览方式如何合理搭配,劲旅咨询总裁、首席分析师魏长仁认为,“中老年人是美国出境游非常重要的一个客群,这一人群对价格敏感,且多抱有‘一次看多地’的心理,选择行程较为紧张的低价产品,同时又重视服务品质,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满意度不高的现象。”因为美国国土面积较大,东西海岸距离较远,游客较难在短时间内一次看完全景,魏长仁也指出应更理性的看待旅游产品,中老年人要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对行程有一个客观的理解,建议美国这一目的地分两到三次游览,若行程安排较满,则很难避免舟车劳顿。
而当遇到行程中的极端天气时,刘思敏博士还表示,旅行社应当尽责到位,但旅游者不应企图将责任强加于人。必要的法律常识以及良好的遇事心态都是消费者应具备的出行要素。各相关法均规定旅行社不承担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但游客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转移出行风险,如航班延误险等。
在刘思敏博士看来,旅行社应在产品结构和保障等方面,充分考虑中老年人出行需求,参照服务规范来规划产品。但中老年人也应接受“优质优价”的原则,不应一味追求低价,而应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理念,为服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