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探索医养校企老年照护整合培训
智库养老2016-06-28 00:00:00 分享      

      6月27 日下午,首届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培训班结业典礼暨上岗签约大会在上海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如期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仁济专修学院、上海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及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大会邀请了市人社局、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虹口区人社局、虹口区卫计委、虹口区民政局、江湾街道等领导参加,并做了重要讲话。


(现场照片)


      本次培训会议是呼应市政府(2013)38号和上海市人社局(2016)1号文件精神,开展和实施上海市政府关于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工作,同时也是为落实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9073综合养老一体化服务的大战略提供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的人力资源培训,提高本市老年照护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化老年照护的市场需要。


(现场照片)


      培训组织方上海仁济专修学院整合上海银康老年公寓丰富的老年长期照护实训实操优势,依托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专业力量,三家虹口区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强强联合,组成项目培训班子,精心组织、精心管理,严格按照上海市人社局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培训大纲,完成256学时、27个模块、长达2个月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训实习和市人社局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证书的鉴定考核,预计合格率达90%以上,结业学员供不应求,他们将成为虹口区首批持证上岗服务人员进入社区家庭为评估后的需要照护的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和与生活照护密切相关的医疗照护服务。


(现场照片)


      “养老护理员(医疗照护)(初级)”培训课程不同于以往一般的养老护理培训,紧扣刚需老人照护市场的需求,在学习养老护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照护相关知识,特别是生命体征观察,血糖测定、冷热敷应用、老年人出血、烫伤和康复与急救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培训,持证人员将根据高龄老人医疗津贴计划,通过统一评估到社区家庭提供每周2-7小时的专业照护。同时学员也可以进入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理站、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护理院和康复机构等工作场所,在专业医护人员督导下开展更专业和更优质的照护服务。


(现场照片)


      组织方之一,上海银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晓鸣接受采访时说:“医养校企老年照护整合培训有很多优势:一是发挥虹口区校企联合体优势,由上海仁济专科进修学校、川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银康老年公寓、上海同泰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在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下的知名家庭服务公司联合协同,生源、培训、实习实训无缝对接;二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培训学校生源和就业的两大瓶颈,据悉,本届培训班35 名学员供不应求,学员还未结业就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用工协议,结业典礼上许多为老服务单位与三家单位签订了培训、实训实习和人才需求意向书;三是充分发挥三家单位的优势,采用全封闭全天候方式,在培训实训同时,努力解决学员吃住困难,对学员的思想生活学习给予了全方位的关心,使学员精神饱满,出勤百分百;四是在组织实习、移动课堂和仿真与临床工作环境上游刃有余;五是充分发挥了银康老年公寓护理员培训助教的作用,老带新,让学员克服了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对老年照护岗位的生疏感;六是学员技能掌握和实训实习经历可以在踏入不同为老照护机构服务岗位时得心应手,照护标准无缝对接。”不过,汪董特别强调,在整个模式探索中,学员的住宿和误工费补贴仍是开展培训工作的痛点,特别建议政府是否在廉租房资源中拿出部分资源建立像白领公寓和青年公寓一样的“护理员公寓(集体宿舍)”,让她们安居乐业,真正留住城市极度稀缺的老年照护服务人员。


(现场照片)


      医养校企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的老年照护整合培训模式的首次探索大大提升了一线为老照护人员服务老人的信心、职业自豪感和拓宽了护理员职业发展的前景,复制这一模式将缓解中心城区照护老人需求多、家庭病床和机构床位紧张、家庭医生和护士短缺、慢病老人照护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低的矛盾,也将有利于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的9073老年长期照护闭合循环的服务模式。


(现场照片)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