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提高老人幸福值
成都日报(成都)2016-08-22 00:00:00 分享      

      “每人都收获了一颗希望豆,希望各社工机构、义工组织都能像种子一样,在都江堰大地生根发芽。”日前,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来自都江堰市各有关单位、都江堰市各养老机构、社工组织共200人出席会议,大家围绕为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社工义工队伍建设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按照计划,都江堰将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社会工作志愿者1000名,建立12个志愿者服务基地。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在会上,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杨忠明将都江堰市社工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他说,协会成立后,在机构养老方面,上善社工组织在社会综合福利院实施了“哈哈尼陶艺制作中心”、“快乐宫坊”、“银龄长者关怀”等品牌项目,提高了老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作为全国第一家县级市社工协会,自2008年12月成立以来,经过7年多的努力,社工协会抓队伍建设,都江堰市考取社工师29名,助理社工师108名,社工员62名,使得都江堰市有资职和证书的社工师人数达到了199名,而且基本上人人从事本行,为都江堰市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同时,协会还抓好社区志愿者培训工作,协会对直接参与都江堰市社会工作服务的近500名志愿者提供了相关培训,直接参加培训的志愿者达3000人次。


      当天,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也完成了换届,吴利全当选了第二届理事会会长。他说,在都江堰市民政局的大力倡导下,到目前为止,协会成功培育、孵化及协助成立了上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火凤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5家专业社工组织,位于成都各区(市)县前列,这些社工组织,直接参与为老服务。


      今后5年,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将继续抓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职业社工师(助理/中级)的人数达到300人的目标;进一步推动社工机构孵化、培育和发展,力争到2020年培育发展10-20个在文化科技、婚姻家庭、司法矫正、教育辅导、精神卫生、就业援助等方面提供专门服务的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逐步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网络。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社会工作志愿者1000名,建立12个志愿者服务基地。
 

      据介绍,都江堰市还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针对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通过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公信力。


      都江堰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都江堰市以政府购买或资助社工服务项目的形式,试点开展了一系列在社会救助、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空巢老人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社”联动,社工引领义工(志愿者)“两工互动”,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发展的政社合作联动、多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广泛积极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局面。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