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旬老奶奶刻苦演练二胡考好十级
上海老年报 作者:周慧静  2016-08-29 00:00:00 分享      
  一把胡琴,奏出一段精彩的晚年八旬老太刻苦演练二胡考好十级

  8月14日,于上海民族乐团礼堂举行的一场二胡十级考试:当79岁考生韦俊娟拉完第一首曲子,考场里响起了热烈掌声;第二首曲毕,考官们跟着考生起立一起为她鼓掌,一位考官还主动上前与她合影,祝贺她考试成功。这样的情景,在平时的考场上是极少见的。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孜孜不倦学习音乐

  韦俊娟老太太2008年开始在社区老年学校里开始学习二胡,后陆续报读了古筝、电子琴、葫芦丝等器乐课程,且她永远是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她有腿病不能久坐,于是在练琴过程中常通过做家务来调节。

  之所以拼命学习,她只是想充实晚年生活,让自己保持年轻人般的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学习,韦阿姨成了班里的佼佼者,经常代表学校和社区表演节目,还考取国家二胡十级、古筝四级证书,而且考试成绩都是“优秀”。她说,学习带给她最大的收获是快乐。

  义务教学播撒爱心

  除了学习,韦俊娟觉得自己还有事可做。2010年开始,韦阿姨用学的知识,在家里义务教社区里7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习二胡、古筝和电子琴等。她和孩子们的学习进度一样,她在老年大学里学了什么,回来就教给孩子们什么。

  由于农民工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根本没钱买几百元的乐器。韦阿姨自掏腰包买了4把二胡、2个古筝、1台电子琴送给学生。在她的努力下,这些孩子也纷纷考取了等级证书,在各种比赛上频频获奖。韦阿姨说,这些证书将来不仅可以给这些孩子的升学带来一定帮助,甚至可以作为他们今后谋生的技能。

  自创社团老有所乐

  2010年这年,韦阿姨还把社区学校里的同学召集到一起创办了“胡乐社”,并吸引了一些社区的民族音乐爱好者参加。没有活动经费,韦阿姨自掏腰包;没有活动场地,一名当老板的同学将周末空闲的办公场所提供使用。有时候,韦阿姨的小儿子也会责怪母亲:“别的老师上课赚外快,你还倒贴钱。”但韦阿姨仍然觉得很快乐,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为考级作准备,演奏越剧沪剧中的二胡伴奏曲目,在自娱自乐中陶冶了情操。今年生日这天,胡乐社的成员们还把韦阿姨请到西餐厅,为她庆贺80岁大寿。成员们特地带上二胡,于是西餐厅里响起了一曲二胡版生日歌,吸引了许多顾客上前围观。虽然早早失去了老伴,音乐却带给韦阿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