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做老人的好帮手 ——记全国首届优秀敬老志愿者陈琳
在虹口区江湾镇,上海知青子女陈琳不仅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志愿者为民提供服务,而且主动为有困难的老人排忧解难,许多居民都称赞他是大家的好帮手。陈琳以过硬的事迹荣获了2015年全国首届优秀敬老志愿者等称号。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1998年,18岁的陈琳就随同哥哥从江西来上海打工。半年后,当兄弟俩学到了一些技术后就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1999年在江湾镇广粤路上,陈琳做起不锈钢门窗加工修理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拼搏,
陈琳的经营门窗等加工修理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此时,陈琳便想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能为周边的社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社区干活时,陈琳发现不少老人在弄堂里闲聊,因缺少坐椅只能站着,而部分固定的坐椅却不能搬动,心里觉得要为老人做点好事。于是他利用店里的铝合金材料,设计了一种质量好、密度大、轻巧耐用可移动的折椅22只,送给镇西居委会供老人使用。当居民家的晾衣架、门窗损坏时,他坚持随叫随到进行修理。有一位家住逸仙小区5号楼5楼的李老伯,因患小中风,上下楼梯十分困难,小陈知道后,花了两天时间,从底层到5楼沿墙免费安装了用铝合金材料做成的扶手,方便了老人上下楼梯。
陈琳开的小店,收入不高,还要养家过生活,但多年来,他心里总存有一份对于他人的关爱。一次在敬老院服务时,听到有位老人因卧床多年而生出褥疮,他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第二天就自费买了一张气垫床送给老人。当得知社区有位老人得了甲状腺癌,他急忙拿出500元钱送到老人手中。2014年陈琳两次参加义务献血,所得的1200元献血营养费全部捐给居委会,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人。他还与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革命老战士严金娣结对,定时上门看望。
多年来,陈琳不但服务于本镇的敬老院、医院、干休所、居民家,还走出社区面向社会,坚持每月20日上南京路步行街为老人理发;双休日,经常带领两个还在初中的儿子去火车站、轨交站做志愿者。去年3月去南汇养老院时,发现老人放微波炉的桌子有点摇晃不安全,回来后,他马上制作了两个不锈钢台子送给这家养老院。
2015年8月,江湾镇成立了虹馨志愿者队伍,一致推举陈琳为队长。每逢3月5日学雷锋日以及志愿者日、助残日、敬老节等,他都积极参与为民服务,并每月定期上干休所、敬老院、医院等,开展上门服务。据统计,陈琳每年开展为民服务都有上百次,服务人数达4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