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2000个养老服务驿站和老年活动场站。今年将在城六区试点建设150个,目前正在推进中。”8月31日上午,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介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时介绍。
“现在96%的老人在社区和家里养老,只有4%左右的老年人在机构养老。”李万钧表示,养老驿站其实就是老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未来,养老驿站将可提供生活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六项基本服务。
有条件的驿站还可以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性服务。此外,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养老驿站还可为困境儿童、残疾人提供服务。
驿站一般设立10到15张床位,为社区内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实施专业照护,也可为有需求的老人开展短期全托,推介和转送需长期托养的老年人到附近的养老院接受全托服务。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养老驿站的所有设施都由政府无偿提供,无偿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鼓励服务商尝试连锁运营,政府对服务商从价格、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李万钧说。
养老驿站如何建设,北京市民政局介绍,社区未配套建有养老服务设施的,各区政府应购买、租赁房屋,作为养老驿站使用;社区内有养老设施,却交给其他单位使用的,需收回,无偿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使用;现有的托老所或日间照料中心,应改造提升为驿站;在企事业单位职工居住集中的社区,鼓励单位拿出设施,为本单位职工养老。
此外,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每千名户籍老人养老床位达40张,其中70%将建成为护养型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