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太原小店区开元社区,户外陈列的两组普通铁皮柜,成了辖区里一道温暖的风景。今日,社区干部向记者介绍起省委党校宿舍院无人值守的爱心图书柜时,一脸敬佩:“不用的书大家都可以往进放,要看的可自行借走,这个分享阅读的倡议多好!发起这一活动的张文元老人一下就从自家拿出了100多册书,多好的老人!”
爱心书柜设在省委党校宿舍院9号楼附近,挨着人来人往的一条通道。“党校退下来的两组铁皮柜不用了,张老就张罗来弄起了爱心图书柜。”社区主任张晓黎介绍说,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复杂,往里面摆放上书,再放一个借阅书的登记本就可以。但张文元老人做得很用心,为了让柜子更有书香气,他还找来几幅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装饰在柜门上;怕刮风下雨,弄坏了柜里的书籍,老人还找来大木板,遮挡在柜顶;为了方便借阅者登记借还记录,柜子里还细心地备上了笔。
记者轻轻一拉,柜门就打开了,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和杂志。有青少年美绘版《十万个为什么》,有《毛泽东的故事》《邓小平的故事》《中国元帅的故事》等中华青少年必读文库系列丛书,还有《柳林中的风声》等文学书以及《新周刊》杂志等。打开借阅登记本,从记录时间看,刚刚有人借阅过两期杂志,一星期后就归还了。
一到书柜跟前,社区干部就没闲着,顺手拿起一块抹布就里里外外擦拭起了书柜。
“这是一件好事,8月份刚刚弄起,还没有宣传开,人们还不知道。接下来社区准备贴些通知,把老人的这一想法告诉大家。社区办公室里的一些报纸、杂志也会很快充实到这里,跟居民一起分享。”张晓黎说。
一位年轻居民看到书柜里的书,惊讶地停下了脚步,了解情况后也一个劲儿地夸赞这一想法好。她称,现在的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买书,孩子大了,这些书不看了,卖废品也卖不了几个钱,能让这些书在这里再发挥作用,太值当了,回头她就送一些书过来。同时,她还提了一些建议,如书柜旁应该立一块牌子,告知大家,借阅登记本上,借阅人的联系方式可以不要求填,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得知此事,张文元老人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也希望这个小小书柜能为邻里架起互助桥,一起爱上阅读,爱上分享,但要办好,就要大伙儿都来自觉爱护,看完自觉归还。
社区干部说,今年85岁的张文元老人本就很有爱心。老人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从省委党校离休。1984年时,他就毛遂自荐当起了九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开始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1993年离休后,他做辅导报告的范围,从学校扩大到了企业、机关单位。在小店区坞西社区居住时,老人义务出黑板报长达20多年,还建起了藏书量达3000册的小公共图书室。
近几年老人搬到开元社区后,又继续开辟服务阵地,出板报,号召起读书会,张罗起爱心书柜,这个暑期,还在社区义务教少年儿童学习竖笛等。听着社区干部的讲述,记者不由得感慨,这真是一位温暖有爱的老人,走到哪儿就把温暖带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