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学苑】行业调查中的那些抽样方法
—— 抽对了,你就赢了
智库养老2016-09-08 00:00:00 分享      
      生活中充满了抽样
      烧汤时取一勺尝一下咸淡;
      网购时看一些评论鉴别产品质量;
      体检时抽血看一下身体血液情况;
      考察教师教学情况时选取几个班级做质量检测抽查;
      ……

      生活中处处是抽样,抽样是我们根据部分判别整体的一个方法。1996年,美国的一家民意调查机构通过抽样正确预测了9000万选民的意向,而样本量仅有2000个,可见抽样在定量社会学研究的关键作用。


      抽样的初步界定

      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观察到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行动和行动者。社会研究者一定得进行选择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对不曾观察到的人与事进行总结,这其中涉及到的对观察对象的选择过程就是抽样。


      抽样,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包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计和推断的过程。

      两种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它充分考虑等概率的原则,可以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可以对样本的误差加以控制,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段抽样等具体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
      事前对总体数量不做任何分组排列,完全凭偶然的机遇从中抽取样本加以调查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可采用抽签法、摇码或查随机数表等方法抽取样本。采用这种抽样方式比较适合于总体单位之间差异较小的状况。例:运用随机数表法从6000人的总体中抽取300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2)等距抽样

      亦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方法要求先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空间、时间或某些与调查无关的标志排列起来,然后等间隔地依次抽取样本单位。抽样间隔则等于总体单位数除去样本数所得的商。这种抽样方法在用于被调查的总体数量较多时,更为方便。例如:从100个总体中,以10个总体为一个单位,每间隔10的选取4、14、24…….94。如图示:



      (3)分层抽样

      亦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适用于总体量大、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先将总体单位按其差异程度或某一特征分类、分层,然后在各类或每层中再随机抽取样本单位。例:从总体N中根据某一特征分为N1,N2,N3三类,依次从三个类别当中随机抽取数量为n1,n2,n3个体。如图示:



      (4)整群抽样

      即按照某一标准将总体单位分成“群”或“组”,从中抽选“群”或“组”,然后把被抽出的“群”或“组”所包含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被抽出的“群”或“组”的所有单位都是样本单位,最后利用所抽“群”或“组”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抽取“群”或“组”可以采用随机方式或分类方式,也可以采用等距方式来确定;而“群”或“组”内的调查则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例:先将总体划分为三个子群体,再从三个子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如图示:



      (5)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总体内部元素之间的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若干阶段进行的抽样方式。如图示:



      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主要是按照抽取样本的方便性、主观判断、主观意愿来选取研究对象、可分为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


      (1)偶遇抽样

      研究者在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中遇到的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偶遇抽样方便省力,但代表性差。


      (2)主观抽样

      有两种情况:①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认为可以代表整体的个体作为样本的方法,也称判断抽样;②研究者有目的地选择样本,也称立意抽样。


      (3)配额抽样

      是按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分为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按其在总体中的相应比例非随机地抽取样本。如图示:



      (4)滚雪球抽样

      首先从几个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滚雪球抽样有助于调查对象群体不易寻找、调查内容比较敏感的调查获得足够的样本。如图示:



      抽样误差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比不等于总体。因此,用样本估计总体肯定会产生误差。抽样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仍可控制。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的标准,抽样误差越小说明样本的代表性越好,反之,则越不好。


      参考文献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