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症好朋友”,一天都不能少
近日,沪上多家关爱认知症老人的服务机构推出“认知症好朋友”系列活动,此举引来众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正努力抽出时间来陪伴老人,还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感悟。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陪伴长辈的动人记录
近日,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起“我为认知症·捐献一小时”活动,仅在“9321”当日的点击率就超过3000次,很多市民陪伴失智长辈回忆往事。
一位参与者写道:“在‘9321’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当晚,我翻出旧相册,给记性不好的奶奶看,她上个月被确诊为轻度认知症,我让她给我介绍其中一张照片上的5个人分别是谁。谁知她没多久便说那是她当年在邮电学院进修时拍的,这些人都是老同事,发现远事记忆能力还不错后,她自己也乐了起来。”
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总干事顾春玲表示,“认知症好朋友”旨在鼓励人们主动学习认知症知识,消除恐惧、病耻和歧视,改变对待认知症长者的态度和交流方式,并给予其点滴帮助。
该活动还获得了不少企业和机构积极回应,其中复旦经管学院MBA班的张哲老师和12位“市场分析与决策”课程学生把认知症社会支持作为论文方向,他们分组选择与此相关的不同主题来完成论文,用专业知识为相关公益机构或服务机构献计献策。
“记忆兔”道出母亲心情
同样被众多网友“刷屏”的“认知症好朋友”成员,还有名为ME.U 的“记忆兔”。近日,一场由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发起的“为爱涂鸦 ME.U
涂装艺术”社区公益展于我格广场一楼中庭举行,每天都吸引千余人参观。
在所有展品中,几位轻度失智老人涂绘的兔子引入注目,其中66岁的郑阿姨绘制的兔子脸部表情显得有些忧郁,她的小辈由此深切体会到母亲患病后的心情。原来,旁人曾埋怨老人记性差,老人为此十分烦恼,但无从表达自己的情绪,“记忆兔”成了合适的情感载体。
据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品牌主管苏立介绍,“记忆兔”是可供人在上面进行涂绘的白色兔子玩偶
,在过去的8个月里,“剪爱”志愿者先后走进30多家企业,向1000位青年白领讲述认知症知识,并号召他们抽出一点时间进行涂绘。这些美术风格迥异的“记忆兔”不仅成为他们担任相关志愿者的“代言物”,还意在吸引更多青年人观看相关展览,由此引导他们理解和关爱认知症患者,部分“记忆兔”将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拍卖 ,拍卖所得将用于资助相关公益活动或经济困难的患者家庭。
每一天都需要“好朋友”
“认知症好朋友”活动并不会随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过去而告一段落。据悉,甲骨文(上海)等知名企业将与“尽美”开展包括员工“认知症好朋友”及结对关爱志愿者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剪爱”的部分“记忆兔”有望在长寿路街道梅芳里小区作永久展出。“认知症好朋友”还携手《我只认识你》片方在沪发起百场公益展映活动。届时,这部讲述空巢老夫妻面对认知症的获奖纪录片将和更多市民“见面”。
某种意义上说,相比各种宣传活动,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如何与认知症患者相处的态度和技巧。比如,怎样正确地陪伴轻度认知症老人聊天?顾春玲表示:“这些老人需要安全、友善和放松的陪伴,青年人要在陪伴中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倘若老人回忆不起一些往事,青年人不要试图‘挑战’老人的记忆力。无论老人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合乎逻辑,都要给予鼓励。还有,在交流过程中,青年人切忌以站姿与老人进行对话,以免令他们产生压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