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沪老年人打车难的一些建议
民盟黄浦区委2016-09-30 00:00:00 分享      

    随着手机打车软件“滴滴”“快的”的风靡,现在很多年轻人体验着全新打车模式带来的便捷与实惠,而许多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如今打车真是越来越难了,从中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根据数据表明,2018年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500万,2020年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540万,上海正步入深度老龄化城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打车的需求日益凸显。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下几点来争取改善老年人这方面的问题: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一、出租车行业属于公共交通服务,出租车资源也属于社会的公共资源,既然打车软件市场可以存在下去,就说明改资源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大力的进行发展,市政府应该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大力拓宽老年出行的方式,完善公共交通的服务方式和范围,让那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老年人都可以有车出行,安全出行,让全市的老年人都有一个较为舒适的老年生活环境。


  二、作为互联网的打车软件,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大尺度的加价行为应予以制止,毕竟这样的加价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的平衡,理应让出租行业可以回归正轨,打车软件的奖励少了,那出租车司机们也会逐渐开始接单路上扬招的乘客,对于老年人扬招难的问题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政府对于出租车公司也应相对做出一些改变,全市每个出租车公司应该预留出一定比例的电调车辆供全市老年人出行服务,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优先派车,同时通过加强对于出租车司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尽可能避免司机拒载,挑客的行为,最大程度上保证老年人享有平等出行的权益。


  作为上海城市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一起加入为老年人服务的行列,打车难只是众多问题其中的一个,城市不仅要发展经济,对于人文的关怀,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该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