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届家庭服务博览会落幕“阿姨”更专业,居家养老更放宽心
日前,由上海市妇联、市商务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巾帼园和长宁区妇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的上海市第三届家庭服务博览会落下帷幕,现场入驻50家示范性家政服务公司,除了“家政服务员”这个主题外,还设有“家政问诊台”、心理咨询、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家政专业等摊位
,其中不乏看点。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八旬老人坦然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摊位设在主席台一侧较显眼的位置,家博会开幕当天便人头攒动。整个活动期间接待的百余位咨询者中,包括相当部分老年人。
“来咨询的大部分是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代际矛盾、婚姻关系等问题,虽然前来咨询的很多,但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一直在摊位附近徘徊却不愿坐下来的人。”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康老师告诉记者,大家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而言,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要高一些。“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有一位80岁的咨询者,这也说明了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
今年80岁的陈阿婆因对家庭生活不满来到“家博会”现场咨询,陈阿婆觉得子女只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缺乏对她的关注,而在家跟老伴的不断争吵让陈阿婆觉得老伴也一无是处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陈阿婆终于意识到自身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来时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
进过“大学”的保姆更职业
“我家已经换了几十个阿姨了,为了找个照顾好我儿子的阿姨还真是让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在经过阿姨来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摊位时,陆女士不断询问:“我临时有事时可以让你们帮我接小孩吗?”“我可以预约烧饭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该公司店长助理孔令云还告诉陆女士:“我们上海分公司有上万名阿姨都经过培训,并且我们公司为了使家政员更加专业化,还专门成立了一所‘阿姨大学’用以培训家政服务员和承接其他培训项目。”
虽然这所业内并不多见的“大学”没有教育部颁发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但其中的培训课程未必比真正的大学少。不仅包括育婴师高级班、早教指导师、高级催乳师、小儿推拿班、高级家政训练营、营养配餐员、英语兴趣班等课程,还设有雇主可以参加的培训,“我们的教学分为家政管理、家政技能和雇主培训三个方向,师资来自国家级大学、医院和管理咨询公司,就是为了让‘阿姨’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现在有不少阿姨不仅接受了免费技能培训,还愿意自费学习一些更专业、更高端的内容,我们也希望为她们提供平台。”孔令云介绍说,阿姨大学不仅有面授课程和“实战演习”,还可以24小时在线学习。
据悉,此次家博会有50家示范性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现场咨询和直接派工服务,数千名金牌、放心、诚信的家政服务员可供选择,其中包括经过“上海家政员技能大赛”激烈角逐后评选出的母婴护理、老年护理、烹饪厨艺和居家保洁等专业的优胜选手、“申城最美月嫂”、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培养出的一批大学生家政员等。
家政服务是否规范有了标准
本届家庭服务博览会发布并解读了对已在市质监局立项的、2016年已经完成的60多个上海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家政机构管理标准和家政服务技能技术标准)。
《家政服务操作规范》(讨论稿)对家政员行为举止、仪容仪表等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比如在个人卫生上,明确规定“上班前不饮酒,忌吃大蒜、韭菜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不要在人前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再如涉及养老护理,标准规定得非常详细,明确了护理人员一天要做哪些事情。
此外,主办方组织了“家政服务大家谈”大讲堂,邀请部分家政机构经营管理者、雇主代表、家政员代表等和市民进行台上台下互动,还首次发放了《家政服务一百问》等书籍。由此很多困扰雇主和保姆的问题,也得以正式解答。
比如,雇主家庭用餐时不让家政员同桌用餐是否对家政员的人格侮辱?对此,准确的解答是:“不是。家政服务员进入雇主家庭后,服务好雇主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家政服务员的本职工作。雇主家庭用餐时间也是家政服务员理应提供服务的时间。如同餐厅服务员一样。因此我们提倡分餐制,家政服务员可提前或延后用餐。“分工不同不等于地位不同”,不同桌吃饭并不是对家政服务员有人格侮辱,但绝不要让家政人员吃雇主吃剩下的饭菜。”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周珏珉表示,书中的“100问”均采集自雇主、保姆和家政公司,涵盖了这三角关系中可能涉及的种种利益冲突,无论对哪一方都是很好的事先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