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分享中日间的养老服务经验,10月21日下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智库养老联合主办的“中日养老运营高峰对话沙龙暨智库养老半月谈特辑活动”在上海智库养老驿路咖啡厅热烈召开。活动围绕着中日双方在养老运营中的服务差异化、创新的养老模式以及如何将日本先进的养老理念落地上海等前言话题进行交流,旨在共同推动中日双方在中国的养老事业前行,达到博学洽闻的文化融合。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创了“日本特色”的养老模式,被其他国家广泛学习。
(沙龙现场)
老龄化趋势同样严峻的中国,银发经济正不断带动养老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尤其在上海,未来5年将形成现代老龄事业发展体系。到2020年,全市将设置养老机构床位15.9万张,新增养老护工7.8万。
(成濑文博先生分享)
此次沙龙活动共邀请3位日方专家进行主题分享。来自日本株式会社阁世塔豪的理学疗法士(康复师)成濑文博先生首先就“运动康复在养老机构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日本倡导让老人happy,让护理员happy,让国家happy,因此支持老人自立支援。为了让老人健康长寿,运动是理所应当的。成濑文博先生罗列了一些运动科学的依据,他讲到,老人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握力、步行速度、单腿站立等指标都会有明显提升。因此他总结出以下几点:1、康复治疗是支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手段;2、康复治疗是“不生病”、“不卧床不起”、“不成为被护理的老人、(身体状态)不恶化”等的重要的预防手段;3、通过康复治疗,增加身心健康精神健硕的“happy老人”数量多。
(稻田义人先生分享)
随后,日本株式会社阁世塔豪总经理、慧智源(上海)养老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稻田义人先生分析了“日本养老运营中护理计划的设计及重要作用”。他首先着重介绍了护理支援专员(护理计划员)的定位、从业条件、基本工作等。接着,他例举了不同护理级别老人的身体状况。他说,能治愈的地方要积极有效治疗、无法治愈的地方要有效改善或者辅助增强、积极预防是制作护理计划的基础。护理支援专员,在制作护理计划时,应用恰当的方法,去评价目前老人的能力以及现有的环境等,明确入住老人目前的问题,在支援老人使其能够自力生活的基础上,把握应该解决的课题。稻田义人先生强调,护理管理非常重要,需要以知识与经验丰富的护理计划员为中心,相关职业工作人员相互合作。
(中山恭一先生分享)
最后,株式会社介护服务中国室室长中山恭一先生带来了题为“日本介护服务的模块设计及特色”的分享。他从护理保险服务的种类入手,分别介绍了家庭访问服务、地域紧密连接型服务和设施服务。他特别介绍说,家庭访问服务即家庭护理员访问要护理者的家庭,进行餐饮、入浴、排泄等身体护理和帮助炊事、洗衣、打扫等日常生活上的生活援助,以及提供去医院的上下车接送服务,用车接送要护理者前往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活动和功能训练,理学療法、作业療法和言语療法士上门进行康复训练,护士上门进行病状的观察和褥疮等处理服务。中山恭一先生表示,日本同样面临多重护理难题,比如资金来源不足、运营法人的经营能力欠缺、更进一步的高龄化、护理人才不足、亟需更新与传承服务技术等,因此也在不断探索与改进。
(中方嘉宾激励探讨)
日方嘉宾每分享完毕,针对其所作的介绍,此次活动特邀的中方嘉宾——奋战在养老运营一线的院长、机构负责人等都会纷纷就心中困惑展开提问并进行激励探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唐处长最后对此次活动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日方专家的介绍令人受益匪浅,而中方嘉宾谈论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发人深省,今后将多组织类似活动,让智慧之光激烈碰撞,迸发最璀璨的花火,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的制定出台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唐处长发言)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