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部署。在解读之前,我们先来普及一下何为老年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老年教育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发展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最终评价尺度的为老教育发展活动。在教育发展中增强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保障老年人受教育发展权利,最终推动老年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和谐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目的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更应体现全员平等的原则。
发展现状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以示范性老年大学为主,各类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电视大学为辅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格局。
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起点和代表模式
老年大学由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是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主体。尤其是近十年迅速发展的老年电视大学,这种远程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模式而逐渐被广大老年人所接受。它以现代化远程教育发展传播手段为教育发展载体,是在发展广播、电视、函授等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集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教育资源于一身进行教育的方式,是一所通过电视向广大老年学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以行政划分的居民生活区为实施教育的范围,充分利用地区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社区教育以行政划分的居民生活区为实施教育的范围,充分利用地区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其他
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开展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和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我国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投入是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而民间机构虽然参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但是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相去甚远。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利,多方位地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存在问题
中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只有二十多年历史。二十多年来,虽然老年教育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与铺天盖地而来的“白发浪潮”,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发展需求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比较滞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而言,更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化程度低,政府还没有设立统一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不足;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模式相对单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内容贫乏等。
政策解读
针对老年教育发展现状,本次规划提出了老年教育发展的几个方面:
主要目标
《规划》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保障权益、机会均等,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优化布局、面向基层,开放便利、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老年教育法规制度逐步健全,职责明确、主体多元、平等参与、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完善。老年教育基础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注支持老年教育、参与举办老年教育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二是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三是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整合文化体育科技资源服务老年教育。四是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五是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培训,加强理论与政策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规划》提出,将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老年教育机构基础能力提升、学习资源建设整合、远程老年教育、老有所为行动等重点推进计划。
保障体系
《规划》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推动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完善涉及老年教育的相关制度。加强队伍建设,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相关行业优秀人才到老年教育机构工作,鼓励教师和专业社工等参与老年教育工作。完善经费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增加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切实拓宽老年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努力使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老年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