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养老助餐体系物流配送不可忽视
养老微报2016-11-03 00:00:00 分享      

  养老助餐体系的构建,物流配送不可忽视


  养老微报近期配合近期政府下发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工作政策导向,通过平台向养老行业人士及餐饮行业人士介绍了有关中央厨房的基础性普及文章,具体内容请关注文章结尾相关链接。


  养老助餐体系的构建除了老年营养餐菜品研发及中央厨房体系引入所将带来的品质提高、成本降低及效率提高之外,配送体系的构建也是重点,对养老助餐体系的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日本进入人口老龄化较早,对老年营养餐的发展十分重视,在养老餐服务体系的构建上有比较系统的运营模式及政策体系支撑,日本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老年营养事业,将老年营养餐视为“生命的盒饭”,目前日本全国有60%-70%的老年人使用老年营养餐。日本的养老机构也通过配餐中心及中央厨房的供餐体系结合完善的配送体系,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保品质、重安全的养老餐发展模式。


配送体系构建所需的必要实务性准备要点



  中央厨房供餐体系能够完善运作离不开配送体系的合理构建,由中央厨房生产制作的餐食所需要的配送方式的决定是必要的,其中配送过程中,温度管理、配送中的事故预防及对应、配送失误等风险管控也要重视。餐食产品如何安全配送是关键。


  ①. 配送体系是自建还是委托专门配送公司?

  ②. 大量餐食整体包装配送?单份餐食真空包装配送?

  ③. 温度管理相关的卫生管理、作业效率、配送成本等

  ④. 委托专门配送公司的情况下,温度管理是要点

  ⑤. 委托物流配送的情况下,冷链配送及定期的温度检查是要点

  ⑥. 突发状况时的对应,及定期配送路线的设定,风险管控等



配送管理业务体制构建注意点




  餐食的卫生管理和安全性是配送体系构建的第一要点。从中央厨房出库到终端配餐点之间的温度管理及防止异物混入是首要关注点,其次车辆的运行管理、车内温度管理、卫生标准、配送人员的培训及健康管理等的确认也是必须,尤其配送时的食品温度,冷藏食品的中心温度要求是3度以下,冷冻食品的中心温度要求是零下18度以下。


  ①. 食品低温配送业务及物流品质基准体系构建

  ②. 物流网络、低温仓储、情报处理等物流对应能力

  ③. 不同温度带需求的配送方式:冷藏配送、冷冻配送等

  ④. 车辆运行管理:低温车辆配备、配送线路及时间带管理、车辆运行记录、车内温度记录管理、配送人员管理

  ⑤. 信息化管理:车辆运行管理体统、车辆位置、状态、温度等信息

  ⑥. 配送运行计划:出货作业时间带、搬送路线的配合

  ⑦. 配送卫生标准:包装要求、卫生管理等

  ⑧. 配送风险管控及事故对应体系



运输设备及运输技术是关键


  日本政府和企业界,近几年调整产业结构,在冷链物流和交通领域相继出台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动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目前日本已基本形成良性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市场和运作机制,冷链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具规模。同时最先端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也极其广泛。


  从配车计划到日常运行管理全方位的配送管理细信息系统,大幅削减运输成本



  运行管理系统:车内温度管理、运行速度管理、动态位置管理、事故防止安全管理


(运用信息化体系管理运输配送流程)


  先进的冷链技术及设备装备




(不同类型及功能用途的冷链集中运输大型车辆)


(专业冷链运输车辆研发及生产工场)


(定温物流相关设备)


(小型保温保冷送餐设备)


(日本的社区终端配送入户的养老餐配送体系也较为完善)


  养老微报观点:


  社区养老助餐体系的完善构建,除了老年营养餐研发、供餐配餐品质提升及把控之外,配送也是需要解决的要点。配送环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不可忽视,配送过程容易产生的食品安全及品质管理等问题也需要受到重视。根据不同配餐需求和卫生安全标准,需要建立相应完善的冷热链物流配送体系,同时完善且合理运转的配送体系也能够发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及利润的作用。日本的食品配送体系较为健全,尤其是冷热链配送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我国养老餐配送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