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可以“网”罗些什么?
在近日举行的“公益伙伴日”活动中,一场主题为“老年网络社区营造和自治”的沙龙在公益新天地火热进行。十余位“老网虫”汇聚一堂,分享着网络给退休后的生活带来的精彩。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网络让退休生活大不同
对于老同志们来说,有网没网的生活,差别有多大?
一位女士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前一段,我在广播节目里了解到曙光医院有一位神经内科的专家,于是就预约了一个号。”约定的就诊时间是10点,她提前一刻钟到医院,仅仅等了20多分钟就看上了专家门诊。但她留心了一下,很多同样前来就诊的老人却说,他们都要早上6点就来排队,即便挂上号还要排在那些预约病人的后面才能看上病。“后来了解下来,我在网上预约,只比他们多花了2块钱。在取药时,一位羡慕我的病人拉着我问了很久,这样省心省力地看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对网络最有需求的可能是那些子女在外地甚至国外的‘空巢老人’。我认识一对老夫妻,两个子女都在美国,以前长途电话贵舍不得打。有了网络,和孩子视频、聊天、传照片都方便多了,距离变短了,地球变小了。”一位在闵行区从事社区工作的与会者说:“我们小区有一位老人,前不久不慎摔伤导致骨折,卧病在床时就要求家人帮她装个架子,把电脑摆在床上。即便家人不在身边,她可以自己上网订‘外卖’,解决吃饭问题。休息够了,她就打开电脑和朋友聊聊天,没人聊天就打打游戏,生活得很充实,某种意义上说病痛也减轻了。”
老年人拥向网络不容易
年过八旬的项女士是一位电脑发烧友,“追”过很多相关课程。但她发现:“比如在社区学校,老人开始学习电脑的热情很高涨,但一个学期开始1/3之后,学员就会开始陆续减少。”对此,她也想过其中的原因:“老年人的脑子‘转弯’确实会慢一点,授课老师未必充分理解老年人的思维模式,让其他的年轻人教我
们,恐怕更没有耐心。”
虽然也有参会的老人提到“直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你怎么还上网?上网的不都是坏人吗?’”生活中也常有人遇到“自己年纪大了学不会了”的观念障碍,但是只有真正接触网络生活,才能触动老先生老太太们的学习热情。就像一位女士所说的:“有一次社区里办活动,我演示了一些上网的内容,很多参加的老年人都发觉原来网络这么有意思,看得入迷了,都要跟我学……”
这时一位老先生亮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无论电脑、智能手机,靠学是很难学会的,其实最终都是自己玩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还有人举例说:“就像之前网络社区搞慈善捐款,很多老人就是以此为契机,学会了手机钱包的使用。”
“老年网络社区最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的应用,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比如摄影,比如怎样做一名网络通讯员。”这一段发言赢得了普遍的“点赞”。
老年网络自治需互助精神
“老年人的网络社区自治,可能很早就在探索,但最初也有一定的缺陷,”一位在“老小孩”网站浸淫13年之久的女士说,“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会慢一点,所以后来发现也需要引入年轻人,彼此沟通合作。”
什么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网络社区?在网络社区上,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老年人的网络社区究竟如何自治?这是活动组织者为本次沙龙所设定的三个主题。在交流中,不少“老网虫”都提到,希望政府层面能够在帮助、培训老年人上网方面采取一些量化的“强制措施”。
“但我们不是政府部门,我们更关注的是自己在老年网络社区营造中能够做什么。”沙龙的承办单位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吴含章认为:“老年人是社会里一个比较热心的群体,但是从网络社区来看,老年人往往在心态上表现得有些退缩,不太愿意去分享。老年网络社区的营造和自治,需要深入的探索,尤其需要更多的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