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助推“公建民营”养老院发展
重庆市民政局2016-11-09 00:00:00 分享      
      政府出资筹建,由专业的养老机构提供运营——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公建民营”养老院试点已在我区长生桥镇敬老院取得成功。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已经启动了广阳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程序,有望在年底实施。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2014年,我区出台试点由政府筹建,引入专业养老机构运营的“公建民营”养老模式,让具有保障性质的公办养老更加专业化。与此同时,为确保“公建民营”不流于形式且高效运转,我区出台了一系列制度。

      在引入什么样的养老机构问题上,我区设立了一系列“高门槛”:必须具备养老护理法人资格、至少3年以上养老服务工作经验、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无年检不合格情况……满足这一系列条件,只代表达到可竞标的基本标准,随后严格的公开招投标,才能决定最终是否可以成为公建民营养老院的运营机构。“运营公建民营养老院的严格程度,远甚于我们自建养老院。”仁爱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介绍,按照《南岸区养老机构年度考评办法(试行)》,运营机构的考评由第三方负责,其规定的考评标准细化到了“老人住养房间是否清洁、无异味,居室内物品摆放是否整齐有序”。

      50大类、上百个小项的考评标准,将一所养老院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并且,每一个小项都对应着具体的扣分标准。如果评分低于标准,轻则取消运营补贴,重则直接出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主管部门的考评措施,养老院入住老人还有对服务满意度的“一票否决权”。凭借制度化,我区得以顺利推进“公建民营”养老院的发展。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