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大连市在养老服务上做的咋样?
大连日报2016-12-01 00:00:00 分享      

      原标题:养老服务做得咋样?标准告诉你!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近日,大连市民政局网站发布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据了解,这是市首次针对养老服务出台相关标准。


      记者日前从大连市民政局获悉,截至2014年底,市老年人口已接近13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8%,高于我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市已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一方面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老服务才是决定老年生活质量的关键。但养老服务同时也是最难衡量、最易引起纠纷的内容。《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养老服务怎么样,可以用标准来说话。

      大连市养老服务基本是摸索着做有点随意

      大连市养老福利协会会长董兴华说:“针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都有相关标准,但是服务标准却一直没有。市养老机构目前的服务大多是经验性的,比较随意,也有不少养老机构是参照先进地区和国外经验来做服务,但是,由于长期缺乏规范与引导,市所有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几乎都与标准规定有一定的距离。”

      据调查,市各类养老机构一般护理人员的缺口大约在20%~30%左右,专业康复理疗师、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士、高级护理员、技师等专业人才缺口大约80%以上。由于专业人才匮乏,很多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多数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清扫保洁、洗衣、用餐服务等日常生活照料,而精神慰藉、康复理疗、营养保健、休闲娱乐、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临终关怀、心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内容却很少,加上现有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科学性不足,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无法实现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此外,由于缺少服务标准,养老服务过程容易出现纠纷,而一旦纠纷出现又因没有标准很难界定责任,进而激化矛盾。

      一周给老人洗几次澡?约束物品怎么用?这些都可以有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由大连市民政局、大连市养老福利协会、大连市标准化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根据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大连市相关政府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大连市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制定。标准涵盖了养老机构所涉及的基本服务内容,分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两部分。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

      包括个人生活料理服务、护理服务、基础护理、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康复指导、机构内感染控制、安宁服务、安全保护服务、环境卫生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协助医疗护理服务、医疗保健服务、膳食服务、洗衣服务、物业管理维修服务15项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则包括家居生活照料服务、托养服务、协助就医服务、咨询服务、通讯服务、助餐服务、教育服务、购物服务、代办服务、交通服务、辅具租赁服务、紧急救援服务12项服务内容。

      标准对于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许多服务都做了具体规定

      个人生活照料服务方面的标准规定

      夏季每周至少为老人洗澡两次,其他季节每周至少一次,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意愿,选择合适的水温、频次、洗澡方式和器械。为老年人起床穿衣、睡前脱衣,衣着舒适,保持老年人服装干净得体,并定期换洗,春、秋、冬季每周至少一次,夏季经常换洗。在心理/精神支持服务方面,标准规定,应对需要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的老年人定期进行评估,有记录,有防范措施,应制定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危机处理程序,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有处理措施并有记录,应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对于经常引起纠纷与非议的老人安全保护服务标准规定

      只有在防止老年人可能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防止老年人跌倒、坠床,防止老年人除去输液管、鼻饲管、尿袋、尿布、衣服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下,才能使用约束物品,使用约束物品前应得到执业医师或注册护士及监护人的书面认可,保留提供服务的文件或记录。此外,标准中还涉及到了安宁服务的内容,目前这一服务内容在我市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都是空白项。标准规定,让老年人感到舒适,预防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尸体护理,维护老年人尊严,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标准针对社区/居家生活照料服务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助餐服务方面要求助餐服务人员由取得养老护理员或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制定助餐服务的流程或程序,送餐、上门料理饮食应根据老年人需要并遵从老年人意愿,委托本机构以外专业餐饮机构提供膳食服务的,须签订合同,规定营养、食材、卫生、质量以及特殊要求,并明确责任等。

      最好的考核是社会监督

      据了解,标准适用于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经民政、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条件的养老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定服务项目,所选项目均应执行本标准。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并未出台定期考核机制,但是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公布各项内部考核评价标准,以供老年人、相关第三方和特聘服务质量监督员评议使用。同时,养老服务机构还应设立意见簿、意见箱,供老年人、相关第三方和特聘服务质量监督员对机构服务质量提出建议和投诉。据董兴华介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对于养老服务机构很少有定期检查评比,而是将各种标准公之于众,让社会持续对其进行监督,最重要的是畅通投诉渠道和不断完善投诉的处理机制,这也将是我市未来养老服务标准的发展方面。

      大连某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标准出台最大的受益人无疑是享受养老服务的老人。有了标准,他们可以对自己享受到的服务做到心里有数,满不满意有章可循,此外,从长远来看,对于养老服务机构也是好事,因为有了标准的引导,自身的服务水平会随之提升,现在很多养老机构也都不同程度地朝着标准规定的服务方向发展,只是大多数内容还达不到其标准,尤其是康复训练和心理服务方面欠缺较多,而且服务种类明显不足。未来养老服务要有竞争力必然首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能够提供给老人多样化的“菜单式”服务。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