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步步惊心,“老”股民转战何处?
专业人士建议,不必频繁“掉头”,可多元化投资规避风险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进入2016年,一个叫“熔断”的新名词让众多股民心惊。“老股民”有的因为“深套”一时无法了结,有的则将目光转向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投资。此外,自去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一些老年投资者也把目光转向了购买美金。对此,相关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不必频繁“掉头”,更应注重资产配置。
老股民思进退 转向稳定收益
1月4日至7日,短短四个交易日,刚刚实行的“熔断”机制便被四次触发,1月7日当天甚至开盘不到30分钟就收盘……暴跌7%的“熔断”机制让已在股市摸爬滚打了15年的股民老汪胆战心惊。虽然“熔断”暂被喊停,但1月11日大盘再次暴跌超过5%,让他越发焦躁。“真的有点怕了。我在想,如果能解套,以后还是太平点,索性买点理财产品吧。虽然收益不高,但至少风险小,年纪大了不要弄得自己心脏吃不消。”
在股市转“熊”之后,是否有更多投资者转向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产品呢?某银行理财经理陈晓亮告诉记者,近期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都比较低,所以高收益的产品“难得一见”,能达到年收益率5%左右的理财产品,一直都比较紧俏。
投资者买美元 规避贬值风险
“去年看到股票行情不佳,我就及时撤出来了,把之前炒股的30余万元换成了美元。”老年投资者魏女士告诉记者,当时的美元人民币汇率是6.3出头,如今已接近6.6,自己账面上已经“增值”了1万余元。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处于贬值过程中,因此有不少中老年人想到了将“养老钱”换成美元以求保本。记者在采访中走访了一些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兑换美元如无预约,往往只能换到数百美元现金,如提前预约一次也只能取一万美元。
“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有继续贬值的可能。”有银行理财经理支招说,“如果需要购汇,最方便的办法是直接在电脑或手机版的网上银行中操作。”
“年初因为涉及留学、出境游的原因,通常是购汇的高峰。”某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平劲草表示,“如果不是有外汇消费或者汇出,后期要把人民币换回来的话,还会存在汇率差的问题。因此相比单纯换汇,我们更建议客户多元化投资。”
搭理财金字塔 家庭资产配置
那么,如何通过多元化投资进行合理资产配置呢?银行理财经理建议不妨学习一下“理财金字塔”理论,搭建适合每个家庭自己的“理财金字塔”。
在该模型中最为常见的是稳健性的“532型”:将50%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险,国债等),一般来说在这其中活期存款以留足个人六个月的月支出为限,保险的开支以个人年收入的10%—20%为优,定存和国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30%的以各种投资基金和各类债券来安排;20%投资于股市。“这种配比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士;其特点是稳健,收益也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