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加速,民信如何做好养老准备?
中国网
2016-12-02 00:00:00
分享
原标题:老龄化加速,民信简述如何做好养老准备?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中日财政智库研讨会上,参会专家们就中国未富先老以及正在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以及财政补贴改革进行了讨论。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均与现行制度缺陷有关,并建议将社会统筹部分改为社会保障税,实行统账分离,延迟退休等多种方式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中国老龄化加快,倒逼养老制度改革。
据统计,2015年中国60岁以上“银发一族”数量达到2.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指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加快。2000年老龄人口比例达7%;2025年老龄人口比例达14%;2035年老龄人口占比提高到20%。如此快速进入老龄化过程,中国目前的政策准备显然不足。
近日公布的财政部10月数据显示,前10月收不抵支差额缩至1.1万亿元,前三季度高达1.46万亿元,地方财力吃紧亦可见一斑。对此,财政部和浙江大学联合课题组预测,到2050年累积收支缺口将达到219.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1.21%!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首批会员企业——民信公司提醒,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不但将对国家财政政策带来巨大挑战,对于“家有老人”的家庭也将带来经济层面上的压力。如何做好养老准备,已经成为所有家庭都应该摆上桌面好好讨论的问题。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养老准备?
那么如果你家有老人,你该如何做好养老准备?如何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丰富多彩,同时能够保证家庭整体的生活品质?就如何做好养老准备,民信的理财专家向广大公众给出了几点建议。
1.积累养老金,并准备意外储备金。老年人生活开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医疗费用,所以建议中产家庭在为老人积累养老金的同时,要为双方老人准备5万左右的应急资金。
2.勿将养老金,长期定存。老人的身体素质弱,高危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突发事故带来的健康隐患也越来越大,所以专家不建议公众把父母养老金用于投资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便会导致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尴尬”。
3.选择灵活、高自由度投资。如今人们的财富管理意识得到加强,专家对此建议,与其将养老金放在银行账户中睡觉,不如选择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等相对稳定,且灵活度、自由度高的投资领域。
民信作为一家综合性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在为广大公众及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将民生问题作为平台发展的重要使命,成立四年来在财富管理咨询与服务、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微借款咨询服务、网络借贷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与金融服务、融资租赁、保理等多方面取得不俗成绩,累计服务客户超50万,为实现大众的普惠金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