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拒绝癌症的奥秘两岸专家受追捧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6-12-19 00:00:00 分享      

两岸专家在解放健康讲坛上受台北市民“追捧”


  12月18日下午,由解放日报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主办的“2016上海台北双城健康讲坛暨第32届解放健康讲坛”,在台北市的民生社区中心举办。来自两岸的四位嘉宾和台北观众分享了“拒绝癌症的奥秘”。


  面对癌症充满信心


  在两岸都非常知名的高金素梅,曾在17年前罹患肝癌。接受手术治疗后,高金素梅停下工作,回到家乡,去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小草慢慢生长,做气功、做运动,吃大量芽菜类食品,尽量不碰烤的、腌制的、油炸的食品。每3个月,她回医院去抽一次血,每半年接受一次超声波检查。


  很多人说“高金素梅是抗癌的女战士”。“我不对抗,而是和癌症和平共处。”高金素梅提醒大众,不要拒绝健康检查,越早发现苗头就越能获得更高的治愈率。


  保持心情愉快多运动


  风趣幽默的演讲,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蒋健教授得到了台北观众的热烈响应。他说癌症患者中有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死于癌症;三分之一是过度治疗造成死亡;另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所以,精神状态对癌症治疗非常重要。”


  蒋健说,保持心情愉快、多做运动都是很好的防癌办法。


  多吃蔬果预防癌症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研究副院长、癌症中心副主任、血液肿瘤科医师赖基铭表示,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健康饮食,多吃五谷类,少红肉,少油。”


  不论是台湾地区还是中国大陆,癌症的高发都和人口老龄化息息相关。从1999年开始,赖基铭通过台湾癌症基金会喊出多吃蔬果防癌的口号,并从2014年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鼓励大家空腹的时候吃,饭前吃是最好的。各种颜色的蔬果都要有,各种营养素都要包含。”


  团队作战帮助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吴炅教授也受到现场观众的“追捧”。


  吴炅建议女性要做定期自查。比如说在照镜子时观察自己的乳房有没有局部变形,乳头的方向有没有改变。如果发现肿块、乳头出血、乳房皮肤的凹陷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吴炅表示,癌症并不可怕,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治疗手段,而且会有包括外科、放疗、肿瘤内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心理咨询、整形外科等全面的团队来帮助患者。即便它发生转移,仍可通过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各种“武器弹药”来打赢这场战争。

合作机构

更多 >